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逐渐升高,现已成为引起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也是人类致残的第一位原因。因此,脑卒中的预防与后期康复越来越引起临床及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研究表明,高血压、吸烟、糖尿病、房颤、血脂异常、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代谢综合征等为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脑卒中的确切病因和危险因素还未完全清楚。随着研究的深入,肝酶血清标志物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于心脑血管中的作用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相关研究结论不尽相同。本研究纳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生化、颈动脉超声评估、神经功能评估等指标,目的在于:1.血清ALT水平是否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相关;2.血清ALT水平是否与颈动脉内狭窄相关;3.血清ALT水平是否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短期预后相关。方法本研究连续纳入2014年01月-2016年0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重症病区住院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69例,同时抽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女比例及年龄比例与观察组相匹配。探讨血清ALT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短期预后及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从而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诊疗及评估提供新的实验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血清ALT是否为脑卒中发病、脑卒中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血清ALT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缺血性脑卒中组多种已知危险因素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A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随着ALT血清浓度四分位数的升高,大多数所选定的危险因素的水平也随之升高。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时,发现血清ALT水平升高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OR=2.40;95%CI:1.23-4.67;P=0.011)。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关联性仍具有统计学意义(OR=2.00;95%CI:1.01-3.96;P=0.047)。3.据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在女性(B=0.003,P=0.010)及男性(B=0.003,P=0.042)血清ALT水平与IMT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且观察到随ALT四分位数的升高,IMT的负担随之加重(P<0.001)。4.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相比,年龄、BMI、降压治疗、降糖治疗、血清ALT、入院NIHSS评分、入院m RS评分均具有显著差异(均P<0.05)。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性别、BMI、TC水平升高、TG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而血清ALT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保护因素(OR=0.977;95%CI:0.996-0.999),其OR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入院时性别、BMI、TC、TG、ALT与短期预后的关联性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T水平升高为短期预后的保护因素(OR=0.856;95%CI:0.795-0.898)。结论1.血清ALT水平升高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2.血清ALT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即血清ALT水平升高增加IMT的负担。3.血清ALT水平升高为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