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略文化是指一套由国家战略决策体系内成员共享的、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偏好组成的复合体。一国战略文化源自处于主流文化地位的,与国家战略相关的思想文化,同时受一国地缘环境、社会文化以及政治因素的限制,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被国家战略决策体系成员内化,作为干预变量对一国战略产生影响。中国战略文化意蕴悠远,一脉相承,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明显的东方特质。中国战略文化来源于“贵和”“柔武”两种传统文化,前者追求和谐稳定、善于缓解冲突、讲究为政以德。后者强调义战慎战,主张运用智谋,重视实力累积,二者在用兵上都更看重防御而非进攻。中国在地缘环境上表现为多元的周边环境、单一的农业生产、保守的小农经济;在社会文化上表现为缺乏宗教、信仰天人合一、崇尚中庸;在政治上官僚系统复杂、国家体量巨大、天下观念根深蒂固。由于上述种种客观因素,导致“柔武”文化中一些进攻性主张并不具有现实根基,所以,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中国战略文化吸收了“贵和”文化和“柔武”文化中的合理内核,体现为防御型战略文化,主要有“和合理念”、“德力兼修”、“天下主义”三个特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框架逐渐形成,中国国家实力显著提升。在中国和平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并行的背景之下,中国除了面对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之外,还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中国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接近世界的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期待拥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所以,中国防御型战略文化体现在当前国家战略的方方面面,其中,最鲜明的体现莫过于“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它们分别从国家间关系、区域治理、全球治理、国际秩序发展方向等方面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不仅是基于国家战略的宏观思考,也是对战略文化的充分体现,更是中国对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合理方向发展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