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嗣同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维新变法的时代,作为变法的主要领袖之一,他对中国的影响巨大且深远。而我们现在也处于一个改革的时代,所以对他的“变易”思想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首先,本文对“变易”思想来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谭嗣同受《易》的微言大义的影响,把通经致用引入自己的理论体系,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的变易思想,在探讨了时代背景的基础之上,提出其变易观的理论直接来源:受张载气一元论和王船山的变易历史观的影响,利用器变则道变的思想,为变易观甚至维新变法运动找到了理论的根源;受西方自然进化论的影响,提出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包括伦理世界;受佛教“大无畏”精神和普渡众生思想的影响,谭嗣同立志舍己救人,变法维新。同时,谭嗣同本体论的建立为变易思想做出了方向性指引。其次,在来源的基础上,本文对谭嗣同变易思想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谭嗣同的变易思想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是“以君为主”的变易思想,谭嗣同企图依靠封建统治阶级的力量,来改革现行的保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使自己的变法一方面依赖于皇权,另一方面却成为了维护皇权的工具。第二是“君民共主”的变易思想,他把中学和西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中国传统的阴阳理论为框架,吸收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形成了一种新的变易观,使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深入人心。再次,本文对谭嗣同依据变易观提出的一些主张进行了探究。谭嗣同提出“除旧”的政策,这是他变易观中最为深刻和彻底的一面。然而谭嗣同并不是单纯的反对旧制度,而是要破旧立新。之后他的思想从最初的改良主义转向了革命主义,不再主张循序渐进的改革,而是主张大变、快变。谭嗣同主张激进的社会变革,反对君主专制,梦想用短时间取得显著的效果,渴望他的新政只要行之“十年”,便“可以稍自立耳”。最后,本文认为谭嗣同的变易观所追寻的是以中国传统的思想为基础,借助西方的话语,重构了中国的本体论思想,之后在本体论的引导下实现冲决网罗以恢复周孔之法,这种对“古法”的追求是“立新”的重要手段,谭嗣同试图从传统文化内部寻求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但是他的变易思想存在着多种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