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同的时代,中西方在自然教育领域都有各自时代的杰出教育家。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以及魏晋南北朝的嵇康、唐代的柳宗元、明朝的李贽等,都在自然教育领域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历经发展,西方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自然主义教育家,自然教育思想从萌芽到成熟,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福禄贝尔、杜威等人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中西方相比,中国的自然教育思想出现较早,而西方自然教育发展得更为完善。受两者所在地域的影响,二者自然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有所差异。自然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尊重自然和学生的天性,顺应学生的天性去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而这一内涵,恰恰是当代国人所追寻的、期望应用于实践的。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中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进行概述。第二部分是将自然教育与传统教育进行比较,主要包括对二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的比较,并由此找出二者的优势及不足之处。第三部分是在对一线语文教师及高中学生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对自然教育思想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教师与学生两种角色分别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及访谈找出当前高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自然教育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体现,包括自然教育所体现的学生观、教师观及人文观三个方面。第五部分是就上述部分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尊重自然理念,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三是重视自然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自然审美能力。其中每个方面又从两个小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第六部分是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对本论文中提出的应用策略进行具体分析,将第五部分中提出的应用策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以期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变革提供一种思路。语文阅读教学要追求实效,即把语文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落到实处。在课堂上,教师要妥善处理好情节内容的疏通,写作方法的传授,篇章结构的分析和语言理解、推敲、运用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视加强语言训练。阅读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的过程,而且是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的求实性,反映了语文作为工具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自然教育要求教师从学生学习本性出发,只有扎扎实实地抓好课堂,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在实践和感悟中找到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自然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激发语文教学新的活力,进而使自然教育更好地服务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发挥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有功能,使阅读教学呈现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