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HPV感染、HPV L1壳蛋白及P16蛋白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qmyquan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在不同宫颈病变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HPV L1 壳蛋白(human papillomavirus L1 capsid protein,HPV L1)及 P16 蛋白(multiple tumor suppressor protein,P16)的表达情况,分析HPV L1壳蛋白、P16蛋白与HR-HPV感染的相关性及其对宫颈癌的诊断和筛查价值,为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预测病变进展提供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方法]1.选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住院部及门诊行宫颈癌筛查,并因结果异常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的患者15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HPV分型检测,同时采用原位杂交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PV L1壳蛋白,宫颈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均行免疫组化P16蛋白检测。2.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根据组织病理学结果对不同级别的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四组,即慢性宫颈炎54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6例,宫颈癌18例。研究在不同宫颈病变中HR-HPV、HPV L1壳蛋白及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探讨HPV L1壳蛋白和P16蛋白联合检测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比较HPV L1壳蛋白、P16蛋白单独及联合检测与HR-HPV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能力和筛查价值。[结果]1.HR-HPV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表达HR-HPV在156例研究对象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60.9%,各级宫颈病变中HR-HPV的阳性表达率不同,在慢性宫颈炎、LSIL、HSIL、宫颈癌中表达率分别为29.6%、66.7%、83.3%、94.4%。从数据中可以看出HR-HPV表达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呈上升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HPV L1壳蛋白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表达HPVL1壳蛋白在156例研究对象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29.5%,各级宫颈病变中HPV L1的阳性表达率不同,在慢性宫颈炎、LSIL、HSIL、宫颈癌中表达率分别为13.0%、62.5%、25.0%、0.0%。HPVL1壳蛋白在LSIL中表达率最高,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表达率呈下降趋势,宫颈炎组中表达率低于LSIL组,而在宫颈癌组全部呈阴性表达。3.P16蛋白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表达P16蛋白在156例研究对象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50.0%,各级宫颈病变中P16的阳性表达率不同,在慢性宫颈炎、LSIL、HSIL、宫颈癌中表达率分别为16.7%、39.6%、88.9%、100.0%。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高,P16表达率逐渐增加,LSIL组中P16的表达率低于HSIL组和宫颈癌组,在宫颈癌中全部呈阳性表达。4.HR-HPV与HPV L1壳蛋白及P16蛋白在宫颈病变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P16蛋白在HR-HPV阳性病例中的表达率为69.5%,在HR-HPV阴性病例中的表达率为19.7%,P16蛋白在HR-HPV阳性病例组中的表达率是HR-HPV阴性病例组的3.5倍。随病变程度依次增加,P16的阳性表达率和HR-HPV的阳性率均显现出不均等的增加,且二者呈正相关(rs=0.486,P<0.001),P16蛋白随HR-HPV感染率的增加而表达率上升。在宫颈炎组中,HR-HPV与HPV L1呈正相关(rs=0.595,P<0.001);在LSIL组中,随着HR-HPV感染率增加HPV L1表达率升高,两者呈正相关(rs=0.913,P<0.001);在 HSIL 组中,HR-HPV 与 HPV L1无相关性(P>0.05);在宫颈癌组中,本研究HPVL1全部呈阴性表达。5.HPV L1和P16联合检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P16和HPV L1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分四类,即P16(-)/HPV L1(+)、P16(-)/HPV L1(-)、P16(+)/HPV L1(+)、P16(+)/HPV L1(-)。P16(-)/HPV L1(+)在慢性宫颈炎、LSIL、HSIL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5/54)、39.6%(19/48)、8.3%(3/36)、0.0%(0/18),P16(-)/HPVL1(+)主要在 LSIL组中表达;P16(-)/HPV L1(-)在慢性宫颈炎、LSIL、HSIL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0%(40/54)、20.8%(10/48)、2.8%(1/36)、0.0%(0/18),P16(-)/HPVL1(-)时序表达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增加呈下降趋势;P16(+)/HPV L1(+)在慢性宫颈炎、LSIL、HSIL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2/54)、22.9%(11/48)、16.7%(6/36)、0.0%(0/18),P16(+)/HPVL1(+)主要在 LSIL 组中表达;P16(+)/HPV L1(-)在慢性宫颈炎、LSIL、HSIL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3.0%(7/54)、16.7%(8/48)、72.2%(26/36)、100.0%(18/18),随宫颈病变进展,P16(+)/HPV L1(-)时序表达呈上升趋势。6.HR-HPV与HPV L1、P16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宫颈病变诊断价值比较分析比较HR-HPV与HPV L1、P16单独及联合检测对≥LSIL病变的诊断能力,HR-HPV、HPV L1、P16 及 HPV L1 联合 P16 检测敏感度分别为 77.45%、38.24%、67.65%、89.22%,特异度分别为 70.37%、87.04%、83.33%、74.0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83.16%、84.78%、88.46%、86.67%,阳性似然比分别为 2.61、2.95、4.06、3.44,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75.00%、55.13%、73.08%、83.97%,AUC 分别为 0.739、0.626、0.755、0.816。从数据中可知HPVL1联合P16检测的敏感度、诊断准确率最高,单一 HPV L1检测的特异度最高但敏感度最低,单一 P16检测阳性预测值及阳性似然比最高,HPV L1联合P16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HPV L1联合P16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诊断准确率及AUC均高于HR-HPV。[结论]1.HR-HPV、HPV L1壳蛋白及P16蛋白在各级宫颈病变中的表达率不同,HPV L1壳蛋白主要在LSIL中表达,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表达率呈下降趋势,HR-HPV感染率、P16蛋白表达率随宫颈病变进展呈上升趋势。2.在各级宫颈病变中P16表达与HR-HPV感染率具有正相关性。在≤LSIL组中HPV L1表达与HR-HPV感染率呈正相关;在HSIL组中,HR-HPV与HPV L1无相关性(P>0.05);在宫颈癌组中,本研究HPVL1全部呈阴性表达。3.HPVL1和P16联合检测的时序表达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可预测宫颈病变进展风险,有助于对HR-HPV感染人群的分流和后续随访管理。4.HPV L1及P16联合检测比单独HR-HPV检测敏感性及特异度更高,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二者联合检测对判断早期宫颈病变有指示作用,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辅助指标。
其他文献
[目 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发病后的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CS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氨基末端 B 型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fragment of pro-brain sodium peptides,NT-proBNP)、左室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和诱导痰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s,sTNFR)-55
[目的]全球酒精性肝病负担愈加严重,现有研究理论无法确切阐述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因此临床上尚无针对酒精性肝病的具体治疗方法。增强对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理解有助于其潜在治疗靶点的发现,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酒精性肝病小鼠的肝脏代谢变化,了解酒精对小鼠肝脏代谢的影响。并结合上游调控基因与下游代谢物的变化来探讨酒精对肝脏的可能毒性作用机制,为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1.本研究依据NIAA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同步放化疗过程中,全程使用全营养素对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分析其对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临床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6月我院放疗科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直肠的癌患者32例。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14例,对照组18例。试验组治疗期间全程给予全营养素肠内营养治疗。采用X-InBody720型号自动人体营养分析仪同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对神经胶质瘤手术患者颅高压(ICH)脱水治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择期行额部神经胶质瘤切除术的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60岁,入室后行超声测量ONSD,纳入双眼ONSD值均>5.8mm的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甘露醇组(M组)。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禁食、禁饮。局麻下行左桡动脉穿刺术并置管,连续监测SpO2、H
[目 的]探讨卵巢上皮恶性肿瘤(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BRCA 基因(bre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突变型与野生型两种状态下p53蛋白、肾母细胞瘤基因1(Wilm’s tumor gene,WT1)蛋白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特征、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
[目 的]前列腺癌是泌尿系的常见肿瘤,对其早期准确的诊断是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本研究拟探究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诊断价值、联合多参数核磁共振(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对 PI-RADS 评分3分患者穿刺结果良恶性的预测价值
[目 的]探讨临床实践中不同膀胱扩张状态下mpMRI对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分期准确度的差异,并探求适用于mpMRI检查的膀胱最佳扩张状态及充盈量,分析可能影响患者mpMRI检查时膀胱扩张状态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方 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的36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初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并在同样的膀胱
[目的]通过比较垂体生长激素细胞瘤(Growth hormone-secreting pituitary adenoma,GHPA)血糖正常组和血糖异常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影像学资料,分析研究引起GHPA并发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研究与血糖升高有关的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基因多态性与血糖异常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两项研究结果将对GHPA
[目的]癌症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不仅对患者身心造成了危害,而且还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恶性肿瘤的常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但这类治疗不能有效的控制一些恶性肿瘤的进展及复发,也不能有效的延长此类患者的生存期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给攻克恶性肿瘤带来了希望。研究表明大多数的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