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是衡量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职工的职业安全健康行为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健康水平,影响政府对于安全健康问题的治理成效,因此职工的职业安全健康行为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在现有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研究中,多数学者从宏观角度着手,探讨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安全健康治理模式与政策,很少有学者从员工角度出发,对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态度以及行为的结构进行探析;因此本文从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态度出发,首先研究价值观成熟度、趋避气质等更深层次的心理变量对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态度的影响,建立了职业安全健康态度基础模型,然后研究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态度与职业安全健康行为的关系,将组织行为领域的研究热点心理授权纳入员工职业安全健康态度-行为过程,为组织进行提升职业安全健康水平的相关干预措施提供适当的方向和角度。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以及问卷调研分析等方法,对各个变量的核心内涵以及结构维度进行界定;通过问卷调研并进行数据分析后,对职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态度、职业安全健康行为以及心理授权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主要包括各变量的整体分布水平,在人口统计变量/家庭特征变量/组织工作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再次,对价值观成熟度、趋避气质以及社会组织层面影响因素对职业安全健康态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探索职业安全健康态度与职业安全健康行为的关系;最后,对心理授权在职业安全健康态度对职业安全健康行为影响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在职业安全健康态度深层基础模型的研究中,得到了如下结论:(1)在各核心变量的维度研究中发现,价值观成熟度可以划分为个人利益型、法律法规型以及个人原则型三个水平;趋避气质由奖赏反应、精神追求以及回避倾向三个维度构成;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态度由职业安全健康认知以及职业安全健康情感两个维度构成。(2)在价值观成熟度对职业安全健康态度的影响研究中发现,价值观成熟度对职业安全健康态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价值观成熟度越高,职业安全健康态度均值越高,其中,价值观成熟度对职业安全健康认知无显著预测作用,对职业安全健康情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在趋避气质对职业安全健康态度的影响研究中发现,趋避气质及其各维度对职业安全健康态度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预测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奖赏反应、精神追求以及回避倾向。(4)在组织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因素对职业安全健康态度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奖惩制度和群体压力均能正向预测职业安全健康态度,即员工感知到的组织奖惩力度越大,感受到的群体规范行为的压力越大,其职业安全健康态度均值越大。社会层面来看,职工所感知到的职业安全健康文化氛围越浓厚,保障制度越完善,职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态度均值越高。在职业安全健康态度-行为模型的研究中,得到了如下结论:(1)在各核心变量的维度研究中发现,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行为由三个维度构成,具体包括职业安全健康任务行为、职业安全健康周边行为以及职业安全健康公民行为;而员工的心理授权由三个维度构成,具体包括工作效能、自主性和工作影响三个维度。(2)对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态度以及行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发现,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态度与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行为在人口/家庭/组织特征变量上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性的职业安全健康态度比男性的职业安全健康态度均值要高;45-54岁的职工职业安全健康态度与职业安全健康行为均值最高;与家人关系越融洽的员工,其职业安全健康态度与行为表现越积极;基层管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态度与行为均值最高;家庭人口数越多,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态度与行为均值越高;劳动关系越稳定,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健康态度与职业安全健康行为表现越积极。(3)对职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态度与职业安全健康行为的关系研究后发现,职业安全健康态度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职业安全健康行为,即职业安全健康态度越积极,其职业安全健康行为越容易发生,其中职业安全健康认知以及职业安全健康情感均能对职业安全健康行为进行显著正向预测,并且职业安全健康情感的预测力强于职业安全健康认知。(4)在心理授权与职业安全健康态度、职业安全健康行为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心理授权在职业安全健康态度与行为之间没有调节作用;但心理授权在职业安全健康情感与职业安全健康行为间起调节作用。最后根据本文的相关结论,结合相关理论,以规范职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态度、提高职工的职业安全健康行为水平为目的,本文从员工个人层面与组织层面出发,提出了员工动态管理策略,员工心理疏导策略以及心理授权关注策略,为组织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