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链型二阶非线性光学聚(氨酯—酰亚胺)的极化取向和取向稳定性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cer08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一种新型含侧链二阶非线性光学基团的聚(氨酯—酰亚胺)(PUI)材料极化取向和松驰;并通过聚氨酯酰亚胺(PUI)与可光交联的聚酰亚胺(PSPI)共混,极化后进行光交联的方法提高了其取向稳定定性.首先,工作人员对PUI的析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极化温度、强化电流、强化时间下的SHG相对强度的测定行到最佳检化工艺.在该文中工作采用将取代氨酯酰亚胺(PUI)与可光交联的聚酰亚胺(SPI)共混极化后进行光交联反应.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有机聚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偶极高温稳定性和电场极化效率间的矛盾,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色团的极化取向稳定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美容治疗中皮肤针针灸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治的针灸美容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
该研究采用扩散连接的方法,利用近年来发现的陶瓷材料具有超塑性这一特征,选取了氧化物陶瓷材料中应用最广的氧化铝陶瓷和非氧化物陶瓷材料中广为应用的氮化硅陶瓷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A型肉毒素(BTXA)对额颞部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实施切除术的额颞部良性肿瘤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5,
用高锰酸钾地实验室的原丝进行化学改性,把改性的原丝和未改性的原丝分别进行预氧化和炭化,利用IR、DSC和TG热分析、X-射线分析、SEM、动态粘弹谱仪、密度分析、元素分析,TEM
该文主要研究了掺杂对YBaCuO在高温下的氧渗透性能、电导率及力学性能等性质的影响,并讨论了样品的微结构、氧非化学计量、温度、氧分压与其性能的关系.另外,作者还研究了BiC
该文以乙酸钯、2,2′-联吡啶或1,10′-邻菲咯啉及其衍生物、对甲苯磺酸、对苯醌、甲醇为基本催化体系,通过一氧化碳/苯乙烯的共聚而制得了一氧化碳与苯乙烯的严格交替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