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稀缺性是一条普遍法则,是人类经济问题的根源。由于凝结了人类长期智慧的结晶,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更为明显。尤其是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优化配置有限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我国目前高校教育困境的重大课题。然而,我国高校教育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利用率并不高。作为“一种悖论性的教育现实”,我国高校存在着教育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情况。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开始提出并逐步发展起来。近年来,高校在资源共享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使得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逐渐从一种发展理念转变为社会实践。然而,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水平依然较低。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程度的低下,以及如何突破现有条件的限制激励高校主动实施教育资源共享等,都是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指导与帮助。本文首先探讨资源、教育资源及高校教育资源的相关概念;在共享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内涵,依据不同的标准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分为不同的类别,指出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应该遵循的原则;分析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主体与客体要素;通过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探析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其次,论述了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发展演变,指出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大致经历被动选择、主动探索及快速发展三个阶段;概括了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并从教育、经济及管理角度分别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再次,总结与分析了国内外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实践,并总结出可供我国借鉴的共性检验,包括发挥政府的作用、成立组织管理机构及建立网络共享环境等。最后,综述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对策与建议,体现在观念转变、政策导向、制度建设与技术支撑四个方面,并针对每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