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预测肺癌患者术后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433184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改良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Caprini risk assessment model,Caprini RAM)在预测肺癌术后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发生的高危因素,以阐明肺癌术后VTE发生的机制,为防治肺癌术后VTE的发生提供实验依据和新的思路。方法:对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就诊且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改良Caprini RAM对肺癌术后患者进行VTE评估,分析围术期的相关临床资料,并对肺癌患者术后发生VTE事件的高危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1.共有462例患者入组,其中改良Caprini评分低危组16例,中危组428例,高危组18例;VTE组44例,其中改良Caprini评分中危组39例,高危组5例;40例诊断为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其中中危组37例,高危组3例;4例诊断为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其中中危组2例,高危组2例。无VTE组共438例,其中低危组16例,中危组389例,高危组13例。2.改良Caprini评分≥5分时预测肺癌术后VTE的AUC为0.740[95%CI(0.657,0.763)],最佳截断值为5.5分,约登指数0.402,其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49.3%。3.通过统计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显示,VTE组和无VTE组的肺癌患年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Hemoglobin,Hb)、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术后卧床时间、术后D二聚体(D-Dimer,D-D)、术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术前Hb水平升高是肺癌患者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Hb水平预测术后VTE事件的AUC为0.645[95%CI(0.516,0.774)],最佳截断值为145.5g/L,其敏感度为63.6%,特异度为32.5%。结论:1.改良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可以有效预测肺癌患者术后VTE的发生。2.高龄、术前Hb升高、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多、术后输血、术后卧床时间延长、术后D二聚体、FDP升高是肺癌患者术后发生VTE事件的高危因素,而术前Hb水平升高时肺癌患者术后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对以上这些因素进行预防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VTE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THA患者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揭示患者因素和围手术期因素与术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分析其优化措施的实施和改进方案。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单侧THA患者的病例资料。采集年龄、性别、BMI、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症、ASA分级、诊断、术前活动能力、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长、麻醉方式、术中补液量、术中尿量、术中失血量、术中是否输血、术后镇痛方法
目的:比较混合右美托咪定时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及对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6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65~85岁,体重40~80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I或III级,依照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0.33%罗哌卡因组(R1组)和0.25%罗哌卡因组(R2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R1组和R2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WBRT)是目前标准的治疗方式,可有效降低复发率。由于大多数复发发生在肿瘤切除腔的附近,加速部分乳腺照射(APBI)作为一种只针对瘤床周围有限体积的组织进行大分割照射的特殊放疗方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多项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对特定的低危保乳术后患者是可行的选择。与WBRT相比,APBI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治疗成本,改善了美容效果,同
目的:采用序贯法和概率单位法(Bliss法)分别推测复合丙泊酚时瑞芬太尼抑制人流术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方法:选择87例2019年7月1日至2021年3月26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无痛人流患者,年龄18~50岁,BMI18~25/~2,ASA I~II级。使用1%丙泊酚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止血带对术后谵妄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资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03月-2020年0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在全麻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184例,男44例,女140例,年龄≧65岁,术前ASA分级I-III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止血带组和非止血带组,各92例患者,止血带组于手术开始即使用气压止血带,压力为25-30Kpa,每超过90min时停止
第一部分股骨和骨盆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背景:骨创伤患者是公认的DVT高危人群。目前较积极的DVT防治并未大幅度降低其发生率。我们仍在探究DVT的可优化风险因素,为早期识别高危人群,有效防治DVT提供参考依据。目的:分析股骨和骨盆骨折DVT整个围术期患者的临床特征、抗凝方案及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和优化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抗凝方案提供参考,以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
背景:采用程控间歇脉冲给药(programmed intermittent bolus infusion,PIBI)维持胸椎旁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的镇痛效果仍不清楚。本研究拟比较PIBI和持续输注给药(continuous infusion,CI)两种方式维持胸椎旁阻滞用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以及两种镇痛方法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目的:近年来,许多研究相继表明,外周血生化指标,可以预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的预后。然而,上述指标分别在女性和男性局部晚期鼻咽癌(loc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LA-NP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尚不清楚。在此背景下,本研究的目的是认真而全面地探讨治疗前外周血生化标志物分别与男性和女性LA-NPC患者
目的:通过床旁超声评估产妇饱胃程度,预测返流误吸风险。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产妇,孕龄≥36周,18岁≤年龄≤45岁,ASA≤Ⅲ级,BMI≤35kg/cm~2。不同时点采用床旁超声测定其右侧卧位时胃窦长径、短径、横截面积。将右侧卧位横截面积>10.30cm~2定义为超声下饱胃者。将禁食时间<6h定为依据禁食时间判断的饱胃者。同时记录其年龄、身高、体重
目的:比较非透明细胞肾癌不同病理类型在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生存预后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2例ncc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其生存情况。研究终点为肿瘤进展,比较嫌色细胞肾癌(chRCC)、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Mit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Mit FRCC)、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K)、集合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