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地区五个品种茶树病斑周围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和抗茶叶真菌病害的活性筛选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xinyu0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饮料之一,它是由茶树的嫩叶制作而得的,福建以乌龙茶而出名。茶树在生长中受到各种病害的侵染,其中叶片的真菌病害的危害最严重,造成的损失最大。针对茶叶的生物农药在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深海真菌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库,其中含有很多未被人认知和利用的资源;植物内生真菌是医学、农业和工业中新型天然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从深海真菌和茶叶内生真菌中筛选抗茶叶真菌病害的活性物质,为生产和社会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茶园采取茶树病叶样品,从病斑周围分离真菌,对真菌类群的多样性进行研究,验证茶叶的致病真菌,对深海真菌和茶叶内生真菌抑制茶叶致病菌的活性进行筛选,为茶叶生物农药的研制奠定基础。   本研究从福建厦门无公害茶园采取了本山、丹桂、黄旦、毛蟹、铁观音5个茶树品种的112个病叶样品,共从中分离出307株真菌。用ITS rDNA(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of ribosomal 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所有真菌进行了鉴定,并建立了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90.9%的真菌是子囊菌,分属于子囊菌的12个目;其余9.1%的真菌分属于担子菌的5个目。经致病性验证实验分析,子囊菌中的某些类群,如Pestalotiopsis theae, Pestalotiopsis sp., 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有性型Glomerella cingulata), Alternaria sp., Phoma sp., Neofusicoccum sp.是茶树叶片的致病真菌。对分得的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真菌中的36株进行了形态学、ITS序列和致病性方面的比较和鉴定。从茶树5个品种中分离到的真菌的种类和数目差异很大,这种差异显示真菌多样性和宿主密切相关。值得一提的,有19个种系型的ITS序列同源性在98%及以下,这些可能是潜在的新菌类群,用部分大亚基(large subunit, LSU)序列鉴定的方法进一步明确了这些真菌的分类地位。以潜在真菌新种的DNA为模板,有2株用PKS引物扩增出了相应的PKS序列;用CCK8法检测出4株茶叶真菌潜在新种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从茶叶内生真菌和深海真菌中共筛选出抗茶叶致病真菌的活性菌18株,并选取具有细胞毒活性和抑制致病真菌活性的茶叶真菌潜在新种LH40菌株进行了化合物的初步分离,获得主代谢产物弯孢霉菌素。
其他文献
氮氧化物(NOx)对人体、环境的危害很大,是目前国内外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具有脱硝效率高、N2选择性好等优点,得到广泛使用。商业化的脱硝催化剂存在价格昂贵,活性温窗窄,活性窗口温度较高且废弃的催化剂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所以,开发廉价、低温、高效的环境友好型催化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铁的氧化物具有环境友好、价格低廉以及氧化还原性强等优点,在NOx选择催化还原(SCR)脱除领域已经受
手性的芳基烯烃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医药中间体,通过过渡金属催化不对称C-C键偶联反应是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研究了过渡金属钯与(R)-BINAP催化苄基溴化物
电生物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本文对电生物复合吸附技术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选择枯草芽孢杆菌活菌体和死菌体作为生物吸附剂,20~40目的石英砂作为无机吸附剂,活菌体+石英砂,死菌体+石英砂分别形成复合吸附剂,用这五种吸附剂进行吸附性能实验研究。对重金属离子在生物体上的吸附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生物体对单一重金属离子和多离子共存的竞争吸附动力学微分方程和等温吸
氧电极是所有燃料电池的重要组成之一。影响氧电极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催化剂。本文制备了Coo、CoFeo、NiCoo等尖晶石型氧化物与LaCaCoO型钙钛矿氧化物,采用XRD衍射分析和SEM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