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旋壳效应的旋喷泵旋转流场特性及性能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la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旋喷泵是一种结构形式特殊的低比转速泵,具有流量-扬程曲线平缓、扬程高的特点。液体在叶轮内获得动能后流入旋腔,并在旋腔剪切力的作用下再次获得能量,而液体二次获得能量的大小由旋壳的转速决定,足以可见,旋壳转速对液体流动特性有重要影响。针对此现象,为研究旋壳转速对旋喷泵的旋转流场和性能的效应,本文采用了叶轮与旋壳同步旋转和固定叶轮转速改变旋壳转速的研究方案。在高度验证叶轮与旋壳同步旋转的试验与模拟结果准确性的基础上,对变旋壳转速的旋喷泵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液体圆周速度、压力等特性的变化情况,结合理论知识对泵的性能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兰州理工大学旋喷泵试验台为研究对象,对同步转速为1740r/min、2320r/min和2900 r/min旋喷泵进行性能测试,并对测压点r为72mm、93mm、114mm、135mm处的压力值进行测量。给出了腔内压力分布公式,确定了测压管处液体旋转系数为0.5,对比试验与模拟结果,发现性能的最大误差在7%以内,为数值计算提供了试验支撑。(2)为便于分析问题,定义转速比为旋壳转速与叶轮转速的比值。在转速比分别为0.5、0.8、1.0、1.2、1.5下,对0.8Q、1.0 Q、1.2 Q流量的旋喷泵进行数值计算,探究在0.7R、0.81 R、0.86 R、0.95 R处圆周速度、在75°、120°、220°、320°极角上液体旋转系数和压力的分布规律,以及腔内液体涡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腔内液体作非刚性旋转,圆周速度和旋转系数均与转速比和半径成正相关,同步增大或减小;腔内压力沿径向呈抛物线规律,随半径增大而增大,压力梯度随转速比增大而增大,各转速比下压力曲线交于一点;腔内流体涡集中分布在集流管迎流区和尾流区,迎流区速度小压力高,涡分布在集流管进口附近,尾流区速度大压力低,涡分布在集流管扩散段。(3)对各转速比下旋喷泵的性能研究表明,随转速比增大,旋喷泵的扬程升高,效率降低。针对旋喷泵效率降低的原因进行透彻分析,运用理论公式对集流管内的能量转换损失和旋喷泵内的圆盘摩擦损失进行了计算,并引入熵产原理对引起旋喷泵能量耗散的主要原因,以及各过水部件产生耗散的位置和大小进行了确定。结果表明:随转速比增大集流管内的损失变化不大,圆盘摩擦损失呈幂函数式增大。泵内的能量耗散主要由湍流耗散引起,旋腔内熵产值占整个泵内熵产值的比例均值为82.2%,是能量损失的主体。集流管尾流区、旋壳内壁面、集流管进口等位置的能量损耗较大。(4)针对旋喷泵能量损耗较为明显的位置进行结构优化,并从减小旋壳壁面摩擦损失的角度,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旋壳宽径比进行优化改进。结果表明:集流管进口直径为13mm时,泵的扬程和效率最优。在扩散段添加翼型后,泵的效率提升较为明显,各转速比下效率均值提升了3.76%。旋壳径向半径对泵的效率影响最大,优化后旋壳径向半径为141mm,轴向宽度为75.4mm,相比原模型,各转速比下熵产值均值降低了5.29%,扬程均值提高了2.40%,效率均值提升了12.38%,优化效果较为显著。
其他文献
为提高药品注册申报资料中非临床研究资料的撰写质量,推进我国药品研发和监管的全球化,本文从审评角度探讨了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M4:人用药物注册申请通用技术文档(CTD)》中非临床研究资料的组织和撰写要求,并对CTD格式模块2中的非临床综述和总结(2.4和2.6)撰写要求及审评关注点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供业界参考。
期刊
随着天然气管线建设的快速发展,其运行参数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天然气管线现行压力等级为Class900,公称尺寸是NPS56。实际运行工况的提高,使得管线管道元件,尤其是控制元件在高压、高压降以及超大流量等高参数工况下工作。多级套筒调节阀作为天然气调峰站中压力和流量的核心控制元件,高参数工况也使得多级套筒调节阀内部湍流状态变得十分复杂,导致节流元件附近流动出现压力波动、振动和噪声等,影响天然气长输管线
学位
缺血性卒中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然而,临床上常用的溶栓和取栓法治疗时间窗口较短,仍有局限性。齐墩果酸是具有抗氧化、抗神经炎症等作用的三萜类化合物,其广泛存在于各种珍贵的传统中药中,现有研究已证明其可减轻兴奋毒性、Ca2+超负荷、线粒体功能障碍、血脑屏障通透性,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改善血管生成和神经发生等作用。文章基于齐墩果酸在缺血性卒中
期刊
调节阀作为工业管路系统中调节压力、流量和流体方向的主要元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联着整个管路系统的工作性能。与传统调节阀相比,本文研究的顶导向套筒单座调节阀既有直通式单座调节阀可靠的密封性和优良的调节性能等特点,又有套筒调节阀的抗气蚀特点,因此在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理论分析、试验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试验对顶导向套筒单座调节阀的流量系数、流阻系数、压力恢复系数和阀门类型修正系数进
学位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于2020年明确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目前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处于上升阶段,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比重是加快我国“双碳”目标实现进程的重要途径,太阳能技术领域也因此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技术可实现热电联产而具有广泛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由于传统铜管-水PV/T系统运行时存在低温冻结的问题,不利于在寒冷地区推广应用。而热管式PV/T系统能够稳定的提
学位
随着能源危机日趋严重,如何降低能量损耗引起广泛关注,节能液压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就是能量回收与再次利用。液压马达通过将工作介质的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而使缸体做旋转动作,是液压传动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能量转换装置之一。本课题研究的新型柱塞式能量回收马达是将液压马达与发电机融合一体的新一代液压能量回收装置,同过去的传统式节能装置相比,新装置的特征是结构紧凑、径向尺寸小、没有外泄漏,效率较高。本课题以新型柱
学位
液压冲击机械(液压破碎锤、液压凿岩机等)是一种实施破碎作业的工程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矿山开采、市政建设、公路铁路等领域,而液压冲击器是液压冲击机械的核心工作部件,由于液压冲击器高频率、长时间反复冲击的工况,其内流道油液流动复杂,流场内产生的漩涡和油液地冲刷使得缸体内壁容易遭受破坏。本文以某型号的气液联合式液压破碎锤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冲击器在工作过程中缸体内壁出现破损的现象,通过对其内流场数值
学位
本文介绍沈阳地下综合管廊南运河段智慧管廊的设计思路,通过分析沈阳管廊在机电设备智能控制、智能运维、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建设需求,结合盾构式管廊自身的特点,从系统结构、数据架构、网络架构、云平台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智慧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设计思路,为沈城人民打造出国内首条贯穿老城区的盾构法施工的“智慧管廊”。
期刊
螺旋混流式喷水推进泵的平稳运行是保证喷水推进船舶安全行驶的关键。旋转叶片尖端与静止部件之间的距离称之为叶顶间隙,叶顶间隙泄漏涡不仅会使泵的外特性发生改变,还会造成叶轮内出现泄漏涡空化现象、降低泵的抗空化性能进而引起叶片空蚀、振动。本文以螺旋混流泵为研究对象,定义叶顶间隙系数为间隙尺寸与叶片厚度的比值,基于CFX求解器、SST k-ω湍流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叶顶间隙系数对螺旋混流泵性能的影响。主要
学位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