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对于广大英语教师和学习者来说一直是个难题。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注重从篇章整体构思来引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作文也大都停留在检查单词拼写,语法,句式的水平上。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在篇章结构的组织上存在困难,无法统一思想来使文章成为一体,文章段落结构松散,衔接不当,布局零乱。鉴于以上问题,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和教师已将写作研究的重心由词或句子层面上升到语篇层次。确切地说,研究的指向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而且研究的角度更是纷繁多样:从微观方面到宏观方面,从句子的衔接连贯到篇章的整体布局。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笔者发现,与从衔接和连贯角度进行的研究相比,语篇模式方面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以英语语篇模式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作文所呈现的语篇模式特点以及构建篇章模式所采用的不同的修辞策略,揭示出中国学生在篇章组织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既有宏观结构层面的,也有组篇词汇层面的,并探讨了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最后,作者从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理论阐述和调查分析,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一些尝试性建议。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测试两种工具。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七十九名太原理工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此问卷用来评估被试的学业背景及对英语写作的兴趣,调查他们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语篇组织方面,了解他们对篇章模式知识的看法和掌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1)78.5%的学生认为,写作教学中教师强调最多的是词汇,语法和句型,篇章知识被严重忽视。结果是,老师费了很大的力气而学生的写作水平却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失去了兴趣和信心。35.5%的学生说,他们除了老师布置的作文外,没有任何写作实践;(2)43.1%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首先考虑篇章结构安排,35.4%的学生认为宏观结构是他们在写作中的最大障碍。无奈之下,他们会借助母语完成篇章构建,81.0%的学生承认他们会用汉语构思。(3)94.9%的学生认为英语语篇模式知识对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是必要的,但依然有56.9%的学生对这一理论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随后,为了进一步证实学生对语篇模式的应用,笔者进行了写作测试。由于本研究的重点是问题-解决模式,作者要求被试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与此模式相关的命题作文。测试完成后,在两名同学(均为英语专业的研究生)的帮助下,笔者从中抽取了30篇作文作为语料,并从语篇模式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具体研究问题如下: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作文中的问题-解决模式呈现出何种特点?在构建问题-解决模式时,他们通常会采用哪些修辞策略?中国学生在使用组篇词汇时存在哪些问题?结果表明:(1)63.3%的学生在问题-解决模式中嵌入其他模式,如一般-特殊模式,主张-反主张模式,因果模式。作为英语水平偏上的英语专业学生,他们的英语作文仍然存在典型的汉语语篇模式,具体地说是在语篇模式的使用上具有较强的间接性。90%以上的学生喜欢“兜圈子”,加入一些有中国文化色彩的特有成份,如政教性语言(呼吁)成份。(2)从论述焦点看,81.5%的中国学生喜欢多花笔墨讲述问题的解决方法,对问题本身轻描淡写;从讨论问题本身看,59.3%的学生注重解释或推断原因,但在开篇提到话题时,喜欢绕着说,不够清楚;从讨论解决方案看,74.1%的学生提供了适合所有人的方法。(3)在组篇词汇使用方面,比较明显的问题是过度使用和误用。根据研究结果,作者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出建议:提高学生文化差异和语言迁移意识;读写应当有机结合;采用自上而下的途径教授组篇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