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位居世界恶性肿瘤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80%以上,因其发病隐匿,症状无特异性,多数病人在诊断时已属于局部进展或晚期,如果不采取治疗,其一年生存率不足10%,近年来,随着对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的认识,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靶向药物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热点,EGFR是erB/HER家族之一,是一种跨膜蛋白,阻断其信号传导通路成为了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靶点,目前大量研究证明EGFR突变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疗效的预测因子。本研究旨在研究EGFR基因19、21外显子的突变状态,及其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治疗疗效以及生存的关系,进而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预后判断提供较好的依据。方法:收集自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呼吸科的、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73例NSCLC患者。按要求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态、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方案以及疗效等资料。采用测序法或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EGFR基因19、21外显子的突变状态,并分析基因突变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治疗疗效以及生存的关系。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中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以及秩和检验进行各种率的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组间生存率和绘制累计生存函数曲线,组间对比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基因突变情况与患者生存的关系,所有统计结果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全部研究对象中,男性35例,占47.9%,女性38例,占52.1%;平均年龄59.14±11.31岁,≦60岁45例,占61.6%,>60岁28例,占38.4%;腺癌64例,占87.7%,鳞癌9例,占12.3%;吸烟者22例,占30.1%,不吸烟者51例,占69.9%;TNM分期Ⅲ期患者10例,占13.7%,Ⅳ期患者63例,占86.3%;采用直接测序法患者35例,占47.9%,采用ARMS法患者38例,占52.1%;标本来源:原发灶占57.6%(42/73),其中包括肺穿刺标本32例,纤维支气管镜咬检标本5例,术后组织病理标本5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灶标本占34.2%(25/73),其它来源方式占8.2%(6/73)。2本研究共完成73例NSCLC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占同期住院初治患者58.4%(73/125),其中有43例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占58.9%(43/73)。19外显子突变者21例(48.8%),21外显子突变者15例(34.9%),19、21外显子同时突变者7例(16.3%),30例患者未检测到19、21外显子突变,占41.1%(30/73)。3女性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率(71.1%)明显高于男性患者(45.7%),两者间突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腺癌患者基因突变率(65.6%)显著高于鳞癌患者(11.1%),两者间突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吸烟者基因突变率(70.6%)高于吸烟者(31.8%),两者间突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而年龄(≦60岁突变率55.6%,>60岁突变率64.3%)、TNM分期(Ⅲ期突变率50.0%,Ⅳ期突变率60.3%)、原发灶与转移灶(原发灶突变率69.0%,转移灶突变率56.0%)、检测方法(测序法突变率62.9%,ARMS法突变率55.3%)突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7例患者能够评估4周期化疗的疗效,其中EGFR基因突变者14例,野生型患者23例,突变组患者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1%和64.3%;野生型患者ORR和DCR分别为13.0%和78.3%,两组间的ORR(P=0.509)和DCR(P=0.2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口服EGFR-TKI的患者中,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数在EGFR基因突变患者(共27例,PFS中位数为6个月,四分位数间距5个月)中明显高于EGFR野生型患者(5例,PFS中位数为4个月,四分位数间距3个月),P=0.004。6有准确生存数据的患者共57例,其中EGFR基因突变者33例,野生型患者24例,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个月(95%CI,7.0月-23.0月)和18个月(95%CI,13.4月-22.6月),P=0.672。1年生存率分别为60.6%(20/33)和75%(18/24),P=0.225,两组间生存无明显差异。结论:1本研究共完成73例NSCLC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占同期住院初治患者的58.4%;EGFR基因突变率为58.9%,其中19外显子突变率为48.8%,21外显子突变率为34.9%,19、21外显子同时突变者占16.3%。2女性、腺癌、不吸烟者是EGFR基因高突变人群,原发灶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灶之间EGFR基因突变率无差异,不同年龄、TNM分期、检测方法间EGFR基因突变率无差异。3EGFR基因突变是分子靶向药物疗效的预测因子,尚不能成为以铂类为基础的三代化疗药物疗效的预测因子。4EGFR基因突变尚不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