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因素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xiao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的金融危机带给了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做大做强的机会,在人民币不断升值,优质企业低价抛售的利好情况下,中国企业大举走向海外,形成了一波海外并购的浪潮。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规避并购风险,确保并购成功实施,对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典实践案例,结合现有的理论分析,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划分为并购交易阶段和并购整合阶段,并从财务层面和其他因素层面两个层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本文共分5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引言。介绍研究背景、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基于美国金融后中国企业大幅海外扩张的背景,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分析其背后的风险驱动因素,对今后的并购实务开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多案例比较式的分析方法,基于共同点基础上分析不同点,试图尽可能全面找出中国企业并购风险因素。  第2章,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从并购概念的界定、并购动机、并购风险三个方面对现有理论和文献进行了回顾。现代并购一般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并购的动机主要为获取协同效应和成本效应。现有文献一般把并购风险分为交易前、中、后三个阶段,前期侧重于谈判,后期侧重于整合。也有文献按不同风险因素,从法律、政府、市场、文化等角度分类分析。  第3章,基于财务视角的风险分析。在交易阶段,主要的风险是融资支付风险。在整合阶段,主要的风险是协同效应风险和成本效应风险。  第4章,其他因素的风险分析。在交易阶段,主要的风险是政治干预。在整合阶段,主要的风险是技术、人力和文化的整合。  第5章,结论。本文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主要存在于交易阶段的融资支付、政治干预,以及整合阶段的协同效应、成本效应获取和技术、人力、文化上整合风险。
其他文献
基于税收政策对公司财务活动的约束性,学者们针对股利税收经济作用提出税收资本化的理论观点。那么,税改将对税收资本化的市场效应产生怎样的影响?同时,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财务管理活动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而且税收政策是影响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法律因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是否会根据税制变革所引发的市场反映进行调整?将怎样调整?这些问题一直是学者们不断探究的对象。本文结合我国21世纪以来的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并且正在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实践活动,然而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我国医疗器械企
2000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改革逐步深化,直接融资体系不断完善。在此背景下,金融脱媒现象开始显现,具体表现为资金的供给方通过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直接融资工具配置给资金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不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需要付出一定的资源,也可以视为一种投资,高效、合理的社会责任投资会提升企业
随着电网企业的快速发展,设备规模大幅增长,变电站运维工作压力和安全运行风险与日俱增.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愈发成熟.本文尝试对人工智能在变电站运维工作中的应
面对当今的市场竞争规则,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制定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还要从战略思维的观念发展企业;因此,理性的选择和实施财务战略和经营战略,确保企业成长过程
2005年我国首部直销法《直销管理条例》正式颁布,这预示着中国直销行业由混乱时期进入到规范管理的发展期。为了迎合和适应中国政府对直销行业的这一重大调整,更为了在中国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