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持续增长的环境压力以及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并投入到工程机械的再制造中来。目前再制造行业采用的再制造模式主要有三类:原始再制造商(OEM)主导的再制造模式、代理商主导的再制造模式、小型再制造商主导的再制造模式,其中OEM主导的再制造中借助物联网云平台“ECC智能服务系统”来指导在役工程机械产品的维护与主动再制造已经成为再制造行业的新方向。而借助“ECC智能服务系统”对在役工程机械产品的可再制造性评估关乎到再制造企业能否有效的降低再制造活动的环境影响和效益最大化,相关的技术和方法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层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混凝土泵车类工程机械绿色再制造技术应用开发与集成示范”(课题编号:2012BAF02B01),针对基于ECC的在役工程机械产品的再制造最佳回收时机、可再制造性以及资源化方式等技术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基于ECC的工程机械产品最佳回收时机决策模型。基于多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和成本评估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工程机械多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特性以及成本构成,结合产品原厂的生产数据和“ECC智能服务系统”中的工程机械产品运行期间的维护保养记录信息,计算关键零部件在不同的时间被回收进行再制造的多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成本,并确定该关键零部件多生命周期的年均环境影响值和年均成本分别与时间的拟合函数,最终确定产品适合再制造的最佳回收时间,最后通过“ECC智能服务系统”向用户发出产品回收的指令。2)研究了一种基于ECC的关键零部件可再制造性决策评价方法。从废旧零部件失效程度的角度,提出一种工程机械产品关键零部件可再制造性决策的综合评估方法,对零部件再制造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资源环境属性三方面的指标,结合“ECC智能服务系统”故障记录中零部件的失效程度进行量化,运用模糊可拓层次分析法对回收零部件的可再制造性进行决策评价,该评价方法可以应用在工程机械的再制造活动中,能为后续的再制造资源化方式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3)研究了一种基于可靠性理论的零部件资源化方式的决策方法。根据可靠性评估的理论框架,结合“ECC智能服务系统”中挖掘的零部件失效的历史寿命数据,计算出零部件剩余使用寿命的可靠度,通过零部件的所属可靠度区间来决策零部件的资源化方式,进而依据此来对零部件进行筛选,以便于对废旧零部件进行分类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再制造工艺方案。4)研发了混凝土泵车再制造方案决策支持系统。系统采用先进的Internet、Microsoft Visual C++、.NET及SQL Server2008等的技术进行系统平台的搭建,围绕再制造的流程实现了以下的功能,即工程机械零部件再制造信息管理、工程机械产品关键零部件再制造的回收时间决策、零部件可再制造性评估、零部件的资源化方式决策,该系统适用于工程机械再制造行业。以三一企业混凝土泵车再制造为案例,实现了基于ECC的工程机械再制造方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