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距离放射治疗(brachytherapy)是放射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宫颈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腔内近距离治疗通常采用高剂量率放射源192Ir,近源处剂量极高,随着距离的增加,剂量迅速下降,剂量与距离近似成平方反比定律,因此保证了靶区接受高剂量照射的同时,邻近正常器官所接受的剂量较低。因为放射源的活度、位置以及驻留时间决定了近距离治疗的剂量分布,所以该技术的开展需要严格的质量保证和控制措施,而放射源的活度是近距离照射剂量学的基础,是决定整个剂量计算精度的关键所在。通常,医院进行新换源活度的校准时,均是以测量值为准确参考值而验证操作系统显示的标称活度值是否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3%以内。但却未有随着源活度的衰变而进行源活度的标称值的验证。故而本研究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源活度的测量,且以井型电离室的测量为参考标准值,随着源活度的衰变研究高剂量率192Ir放射源后装治疗机控制台系统显示标称活度值的准确性,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源活度的测量,分别为AAPMTG41号报告推荐的井型电离室测量法、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近距离γ射线后装治疗辐射源检定规程》中使用指型电离室水中测量法以及AAPMTG43号报告中推荐使用的指型电离室空气中测量法。使用以上三种方法中,以井型电离室测量结果作为标准,其他两种方法与其进行比较。在源活度衰变的过程中,每周对高剂量率Ir192放射源进行测量。将井型电离室的测量值分别与标称活度值、指型电离室在水中的测量结果、指型电离室在空气中的测量结果相比较。得出标称活度与指型电离室的两种测量方法相当于井型电离室的测量偏差,从而研究放射源的活度从高到低的衰变过程中标称活度的准确性。井型电离室方法采用井型电离室与剂量仪(HDR1000,MAX4000,standard image)完成测量。水中的测量采用专用支架与指型电离室(FC65,IBA)。空气中测量借助三维水箱作为电离室的固定和走位支架,与指型电离室FC65配合,测量电离室距离源1Ocm、15cm、20cm、25cm、30cm、35cm、40cm七个位置处的照射量率大小。测量过程中,三种方法均是找出有效测量点位置,在该处测量60s的累计电离电荷读数,将结果分别代入各方法的计算公式中,通过计算得出源活度大小。而后分别将标称活度、水中测量结果和空气中测量结果与井型电离室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井型电离室与标称活度间的测量偏差的绝对值平均偏差大小为2.363%±0.359%,偏差绝对值范围为1.927%-2.823%。将指型电离室的测量结果与井型的作对比,空气中的测量结果的绝对值与井型电离室的绝对值最为接近,偏差的绝对值平均大小为0.320%±0.189%,偏差绝对值范围为0.0400%-0.588%。而水中的测量偏差较大,平均为0.833%±0.270%,偏差的绝对值范围为0.419%-1.415%。又因井型电离室和标称活度平均偏差的绝对值无统计学差异(p=0.96±0.003)。与高活度时的测量结果相比,随着源的衰变,三种测量方法的结果均有整体变大的趋势,尤其低活度时,增大的趋势更加明显。但三种测量方法的结果:井型与标称、水中与井型、空气中与指型的两两样本独立t检验的p 值分别为 0.96±0.003、0.955±0.003、0.935±0.007 大于 0.05。故而不具有临床统计学差异。也即是三种测量方法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5%以内。采用水箱驱动电离室走位,空气中测得的源活度与井型电离室测量结果更加接近,三种测量方法所得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且无统计学差异。故而得出随着源活度的减小,标称活度准确性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