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金融业高管人员的天价薪酬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质疑。银行业高管人员薪酬是否过高,以至于产生巨大的道德风险,怎样的高管薪酬制度才能使银行达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平衡?银行业应该如何合理地制定高管薪酬激励约束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交易成本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各国银行业以及金融监管当局面前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共经历过三次变革。如今我国商业银行在全球地位、资产规模以及盈利能力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与全球知名银行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是我国商业银行本身的综合管理能力依然较弱,抗风险能力不足,银行员工尤其是高管人员的薪酬激励约束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从全球视角出发,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商业银行高管薪酬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相关概念界定以及研究框架等内容。第二章回顾了商业银行高管薪酬问题所涉及的基础理论与经典假设,总结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为本文后面的分析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论文第三章将国外发达国家银行业制度分为英美、日德两种模式,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现状、特点以及不足。通过查阅渣打银行在2006—2010年的财务年报,整理其在过去五年内的高管薪酬、净资产收益率等相关数据,对其薪酬政策、薪酬结构以及高管具体收入情况进行细致的统计分析和预测,并与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对比以寻求差异。论文第四章从薪酬结构和薪酬水平两方面对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高管整体薪酬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第五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通过搜集2005—2010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数据74组,提出七个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发现:总资产收益率、资本充足率、总资产规模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因素均与银行高管薪酬显著相关。在确定高管薪酬与业绩之间的关系后,在修正模型中加入交叉项变量讨论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因素,这是本文的重要创新点之一。通过实证发现,银行资本充足率和银行总资产规模都与薪酬——业绩敏感性有着负向的相关关系,即资本充足率越高、总资产规模越大,薪酬与业绩之间的敏感性就会变得越小。最后,根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的现状,发达国家银行业高管薪酬的经验以及实证分析得出的相关结论,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