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菊粉酶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酶的固定化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on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粉是由D-呋喃果搪以β-2,1-糖苷键连接的多聚果糖。其还原端接一个葡萄糖基,呈直链结构,富含于菊芋等多种菊科植物中,菊芋块茎主要成分是菊粉,其含量占干重的70%-80%。菊芋适应性强,耐贫瘠,种植简易,产量较高,是制备果搪或高果糖浆、菊粉寡糖和燃料酒精的极好原料。而菊粉酶是水解菊粉的高效专一作用剂,微生物源菊粉酶通常是底物诱导性的外切酶,主要通过催化水解菊粉链的非还原性末端的糖苷键,逐一水解释放出果糖,主要产物是果糖。为选育高产菊粉酶菌株,以本试验室所保存的Penicillium sp.B01为出发菌株,分别通过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和复合诱变的方法达到诱变目的。其中化学诱变是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化学剂吖黄素、硫酸二乙酯对原始菌株的孢子悬液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处理;物理诱变是通过钴射线对孢子悬液进行达到一定累计计量电离辐照;复合诱变则是通过先通过化学诱变再经过物理诱变来完成。在得到大量的诱变突变体后再经过初筛和复筛,最终在30μg/ml吖黄素诱变时间2 h,剂量率为4.11Gy/min的60Co-γ射线辐射使累计剂量为20.55 Gy复合诱变的条件下,筛选出一株菊粉酶活比出发菌株高32%的突变菌株B01-Al3-Co31。将此菌种连续传代6次进行产酶性能的稳定性测定,证明了此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突变菌株Penicillium sp. B01-A13-Co31所产菊粉酶在pH值4.5至5.5之间酶活变化不明显,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55℃。为更好地运用菊粉酶进行菊粉深加工的工业化生产,将突变菌株纯化后扩大培养,对菊粉酶进行固定化技术研究。固定化试验通过海藻酸钠包埋法,SLD263阴性树脂吸附法和人造纤维共价偶联法三种方法进行,并分别对三种固定化酶酶活回收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4%的海藻酸钠包埋法所固定的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最高,在加酶量为3 U/ml时酶活回收率达72.8%。三种固定化酶反应最适温度均为55℃,在温度稳定性方面,固定化酶的相对酶活的稳定性都高于游离酶,其中微晶纤维固定化酶的相对酶活受温度影响最小。三种固定化酶的反应最适pH不同,其中微晶纤维固定化酶和阴性树脂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4.0,海藻酸钠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4.5,与游离酶相同。在pH稳定方面,当pH大于4.5后微晶纤维、阴性树脂固定化酶的相对酶活发生了明显下降,其相对酶活受pH影响很明显,较游离酶的稳定性更低,而只有海藻酸钠固定化酶在相同pH范围下相对酶活稳定性高于游离酶。从固定化酶酶活回收率、相对酶活的稳定性和固定化过程的可操作性综合考虑确定突变菌株Penicillium sp. B01-A13-Co31所产菊粉酶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化方法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其他文献
周秦至汉初存在着一大批“语”类材料,它们大量出现于《左传》、《国语》及诸子书中,也集中出现于传世文献《韩诗外传》、《说苑》、《新序》、《孔子家语》等,出土文献中也
目的研究原代小型猪肝细胞微载体培养方法的建立及肝细胞功能特性.方法将3.20×107个的肝细胞及2g/L cytodexTM 3微载体连同40ml含100ml/L Hyclone小牛血清及其他辅助因
本研究从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困难这一现实问题出发,采用质化和量化混合研究设计。研究一通过深度访谈结合扎根理论的方式探讨了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
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是指犯罪行为人以暴力、胁迫、引诱或者其他方式,使未成年人进行其不能做出知情同意的性活动或者性交往,并对未成年人造成身体和心理伤害的犯罪行为。近年来,我国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高发、多发,被害人呈低龄化趋势,且此类犯罪的再犯率较高,充分说明依法严厉打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性和紧迫性。面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各国都将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作为刑法规制原则,以充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