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居于核心地位,而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健康运行的基石,成为关系到经济金融稳定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在符合企业公司治理一般性原则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银行内部治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历史沿革特点,其公司治理在具备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般特征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特点。近年来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使金融机构公司治理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城市商业银行持续快速发展。但相对业务规模的增长和品种创新,其公司治理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监事会治理无法适应超常规发展需要,亟待加强。 本文以城市商业银行监事会治理为研究对象,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界定了公司治理、监事会治理等概念,介绍了论文结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系统的回顾了相关研究文献,从代理成本理论、分权制衡理论、出资者所有权理论等方面探讨了监事会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渊源。讨论了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监事会运作模式,并梳理了我国对商业银行监事会的相关规定。 第三章从股权结构复杂、地域特征突出、草根色彩浓厚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特殊性所导致公司治理的复杂性,增加了监事会有效履职的难度。通过对部分银行数据的整理分析研究了监事会运行状况,揭示了在职责边界、组织架构、制度体系、履职途径、激励约束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介绍了天津银行公司治理架构和监事会工作情况,以及天津银行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的效果。 第五章针对城市商业银行监事会治理存在的问题,从内外部环境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明确监事会职能定位;从监事会工作机构设置、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监事会履职保障;从监事准入标准、监事长任职资格、监事会人数、专门委员会建设、日常办事机构设置等方面讨论了如何完善监事会组织架构;从建立基本制度框架、健全制度体系和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等方面讨论了如何完善监事会制度体系建设;探讨了如何与内部董事会、经营层和外部审计、监管等机构加强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从履职评价、尽职监督、专项检查调研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拓宽监事会履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