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事业单位是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使用国有资产在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开展活动服务组织,利用国家的财政收入开展工作,因此事业单位对财务的管理具有独特性,并且和一般的公司有较大的差别,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单位资金的管理和控制。表现在相关业务上,货币资金流动性大、风险高,容易出现管理漏洞,甚至是贪污腐败。为了加快财政制度的改革步伐,逐步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方方面面,提高工作人员的廉政意识和水平,从14年起努力实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目前在我国,针对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问题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事业单位缺乏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同时,对于单位内部,相关人员掌握的货币资金相关的知识相对薄弱,且对其内部管理了解较少,因此,难以将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法应用于实践。所以分析我国目前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控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加强事业单位对货币资金的内部管理以及降低货币资金风险水平,从而实现对货币资金的合理和有效利用,最终使事业单位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开篇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里阐述了关于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国内外各专家的观点,并对其观点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综合,概述了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控的概念及理论基础,结合事业单位特点并根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通过结合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从几个重要点出发对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问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较为薄弱;预算支出随意性大;银行账户管理和支付制度松弛;印鉴和票据管理不规范;发生小金库事件。然后再根据浙江大学对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得出可行性建议,不仅要健全内部管理和监督系统,还要按照审计局的要求完善YQ单位内控制度,开展不定期财务检查,强化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能力,安排YQ单位财务部门轮岗,完成新老交替,培养会计人员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技术和知识水平;针对事业单位的情况制定有效的货币资金控制体系,重大支出项目进行集体审议大型基建项目做好工程预算工作,确保预算严格有效执行,做好与上下级部门、业务单位、银行对账。在此情况下,期望尽我之力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出有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