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两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管理专业化程度日益加深,所有者仅依靠自身的能力无法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必须依赖外部职业管理人进行管理,代理成本问题随之产生。企业所有者为了减轻与管理层的冲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选择进行股权激励,令管理层的收益与企业股价相挂钩,由此使得双方追求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但是股权激励政策并非一劳永逸,由于管理层拥有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如果股权激励机制设计不恰当,可能不会达到应有的激励效果,反而会成为管理层进行资产侵占的重要“帮手”。因此,从股权激励实施以来就备受经济学者的关注,他们采用多种分析方法,选取大量数据进行研究,以期能证实股权激励的有效性以及影响因素。在上述背景下,研究股权激励的有效性、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股权激励是通过哪些路径对企业绩效产生作用的,对完善股权激励相关政策、提升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然后对文中应用到的概念进行界定。而后结合对已有文献的分析结果提出本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为了验证两类代理成本是否在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以及上市公司选择实施股权激励的方式不同是否效果也会有差异、哪种方式更具优势,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结合,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所作假设进行验证。通过选取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实施股权激励的8989个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股权激励会促进企业绩效提升,两者呈正相关关系;(2)期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要优于股票激励;(3)两类代理成本(股东与管理层、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冲突形成的成本)与股权激励都呈负相关关系,即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减少企业的两类代理成本;(4)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部分是通过对两类代理成本产生的抑制效应而间接实现的。基于上述结论以及实际中企业的经营管理政策,本文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1)完善实施股权激励的制度环境,更好发挥股权激励机制促进作用;(2)以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为前提,选择股权激励最佳模式;(3)针对性设计股权激励方案,促进激励作用最大化;(4)发挥企业内部监管作用抑制两类代理成本,优化股权激励实施环境;(5)优化企业披露机制,提升股权激励政策信息透明度。最后指出文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中介变量选择的创新。以往股权激励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有效性问题或是对企业绩效直接影响上,综合考虑股权激励、代理成本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论文不多,也很少有学者将大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放入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模型中进行分析。本文将代理成本分为两类,并分别分析两类代理成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完善股权激励制度、维护中小股东权益和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提供借鉴;(2)指标选取的创新。市场环境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股权不能恰当反映企业业绩情况,而直接采用净资产收益率可能会造成企业管理层更关注短期利益,因此本文在进行变量选择时为了更客观的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以及促使管理层更注重企业长期发展,选择去掉非经常性损益的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企业绩效衡量指标;(3)不同股权激励模式的有效性研究。股权激励有多种模式,上市企业选用的模式不同产生的效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本文主要以标的物划分为主,以股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为例分析其效果差异,并以此推断哪种方式更有效,为上市公司进行模式选择提供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国有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改革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改革成效显现,但是我国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低下、国有企业产业竞争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不断增大,国有资产监管职能正经历着从管资产向管资本的转变。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链接起政府或国资委与国有企业,建立了三层监管体系,契合这一转变。自2014年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发挥的作用
学位
国家级高新区以创新为使命,是推动科技进步和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中都强调了国家级高新区在推进区域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国家级高新区聚集了丰富的创新资源,但有的高新区投入了许多创新要素,创新产出效果却不太理想,所以有必要从投入产出视角对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效率进行研究,挖掘高新区的内部潜力,更好地发挥国家级高新
学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此我们应大力发展实体企业,但我国实体企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存在产能落后、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研发投入是企业提高产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驱动力。由于研发投入的高风险性、外部性等原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市场动力并不足,需要政府通过一系列手段来解决研发投入的市场失灵问题。所得税优惠就是用于纠正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之一,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和固定资产加速折
学位
电子商务凭借其所具有的突破实体店铺地域限制、缩短整个产业链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等优势深刻影响传统商贸经营模式。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有效地刺激电子商务发展投入,推动了电商产业园、大型电商平台企业的发展。但在这些园区或平台上,对体量最大的中小型商贸企业,特别是小微商贸流通企业而言,它们作为电商平台、电商产业园的参与者实质上构成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微观组织主体。而小微商贸
学位
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的风险承担关系到企业今后的发展,关于企业风险承担已有大量学者进行了研究,但是学者研究大多基于利润或者价值最大化是其做出决策的最终目标,少有学者关注到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参考点的选择问题。业绩期望又称经营期望,是管理者对企业当前经营状况的一个主观判断。当业绩期望不能达
学位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增强经济动力,促进工业转型与升级的新引擎,同时也促进了企业高质量的发展。企业数字化的关键在于利用数据的共享,将信息的发现转化成价值的发现,达到资源的识别、关系的识别和行为的识别,进而协助决策。在企业实现了数字化转型之后,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也就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注册会计师的重视。目前关于公司数字化转型对经济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公司生产力和财务业绩的影响上,还缺少研究其对
学位
近些年,债券违约事件频繁发生,从2014年首次发生,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236家公司的850支债券违约,违约金额累计达到5871亿元,民营企业的违约金额达到了3662亿元,占比为62.38%。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由于缺少政府的隐性担保,更容易出现债务违约,债务违约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信用危机和资金压力,而且会使系统性金融风险出现几率大大增加,阻碍我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债
学位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从高能耗、高污染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转变,这一时代背景推动着绿色金融发展和企业绿色转型的不断深入。绿色债券作为解决绿色投资缺口、缓解经济收益挤占环境效益内在矛盾的重要工具,同时兼具“绿色”和“金融”双重属性,承载着绿色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理论上,发行绿色债券有利于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债务结构、解决融资期限错配等问题,但实践中绿
学位
审计任期、年报审计质量一直是审计实务界与学术界热议的话题。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2002)第二章第203节、我国的《关于证券期货审计业务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证监会计字[2003]13号)均对签字注册会计师任期做出限制,具体方式为设立强制轮换制度与设立冷冻期。但现实中仍存在不遵守轮换制度与冷冻期的情况,这甚至是一些审计失败案的重要诱因,这表明审计任期、审计质量、轮换制度等课题仍
学位
目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活力和战略优势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十四五”规划同样将创新放在具体任务的第一位。近年来,我国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但主要关注点在于研发投入规模,而忽视了对创新方式的选择,因此仍存在创新效率低下、深层次创新成果少等问题。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