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p53、IKKβ与IκBα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早浸癌(宫颈癌Ia1期)中的表达,分析并探讨他们在宫颈癌的发生过程中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在31例CINⅠ、37例CINⅡ、35例CINⅢ、30例Ia1期的宫颈癌组织中,p53、IKKβ与IκBα蛋白的表达,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p53蛋白在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Ia1期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1%、83.8%、65.7%及60.0%;在宫颈癌Ial期中的表达与CINⅠ、CINⅡ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Ⅰ、CINⅡ CINⅢ之间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KKβ蛋白在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Ia1期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9%、62.2%、62.9%及50.0%;在CINⅠ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INⅡ及宫颈癌Ia1期,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CINⅡ、CINⅢ、宫颈癌Ia1期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IκBα蛋白在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Ia1期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3%、75.7%、65.7%及40.0%;在宫颈癌Ia期中表达明显低于前三者,其与CINⅠ、CINⅡ的差异显著(P<0.05);在CINⅠ、CINⅡ、CINⅢ、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Ia,期中,行相关性分析:IKKβ与p53无明显相关(P>0.05);IKKβ与IκBα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0.219(P<0.05);p53与IκBα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0.232(P<0.05)。p53与IκBα在宫颈癌Ia1期中的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1.p53的表达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可能促进了宫颈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的发展。2. IKKβ在CINⅠ明显高于CINⅡ、CINⅢ及宫颈早浸癌,可能在宫颈癌变的启动中有一定作用。3. IκBα在宫颈癌变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可能促进了早期浸润癌的发展。4.p53与IKKβ在宫颈癌变过程中无明显相关性,与IκBα相关性较弱,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过程中p53与IκBα是相对独立的致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