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和文化的多元繁荣,各种文化形式纷至沓来,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由此产生了巨大的时代变迁。其中“丧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青年亚文化,影响不容小觑。而“丧文化”现象背后的大学生焦虑、悲观和颓丧的社会心态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思想状况,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相当大的危害,因此在深入贯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全面系统地研究大学生群体“丧文化”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丧文化”现象的相关理论,编制了关于“丧文化”的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并选取了河南省的一所综合类院校——Z大学的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维度对大学生“丧文化”态度进行分析,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现状进行了分析。利用统计学基本方法对大学生“丧文化”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利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丧文化”态度及大学生思想状况现状进行了分析;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不同性别、户籍、年级、专业类别、学生身份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丧文化”态度和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了差异性分析;运用相关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大学生“丧文化”态度、大学生颓丧程度与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丧文化”态度整体偏向积极、颓丧程度略高且思想状况消极程度整体中等偏上;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类别的大学生在对“丧文化”态度的不同维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专业类别、学生身份、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不同维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大学生对“丧文化”态度、大学生颓丧程度以及大学生思想状况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大学生“丧文化”态度以及颓丧程度对大学生思想状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总结出了“丧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消极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并且立足于影响的成因,从个人、学校以及社会三个层面上提出抵制“丧文化”消极影响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