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穆天子傳》為西晉初年出土於汲縣戰國古墓中的竹簡,是汲冢竹書中至今唯一被完整保存下來的。本文即以《穆天子傳》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近年新見的出土文獻及研究觀點,對《穆天子傳》文本作重新整理。正文分上、下兩編。上編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穆天子傳》校釋”是對《穆天子傳》原文進行重新整理、校注,主要內容是標注目前筆者所見各版本間的文字異同,收集前人的校釋成果,最後以“案語”的形式陳述筆者自己的研究觀點,包括一些直接隸定文字的釋讀,一些語辭的訓詁。第二部分“《穆天子傳》中所見地名集釋”是將前人考證的“穆王巡行地點”論著、研究文章做搜集整理,析出觀點,最後依然以“案語”的形式陳述筆者自己的研究觀點。第三部分“《穆天子傳》中所見氏族名、人名集釋”是將前人考證的“《穆天子傳》中所見氏族名、人名”論著、文章做搜集整理,析出觀點。下編共分兩章,皆為《穆天子傳》的相關問題研究。由於此前已有大量關於《穆天子傳》的研究性文章,且各家所執觀點均可備為一說,因此本文不對舊有觀點作過多糾纏,僅將校釋偶拾整理成文。第一章為“《穆天子傳》真偽及其成書時間、性質考辨”,筆者以此前研究者未曾關注過的汲冢竹書被發掘的歷史背景作為切入點,闡明《穆天子傳》不可能是偽書的理由;筆者運用文獻學的研究方法,以“古籍目錄學”的相關著作討論了《穆天子傳》的性質為何。第二章“《穆天子傳》明清版本述評”的主要內容是,筆者將在整理過程中使用到的明清時期版本作一系統評介,為今後研究者查閱各《穆天子傳》版本以提供便利。正文之外,文末另有附錄七篇。附錄一包括諸家所考“穆王巡行地圖”三十餘套,意在以直觀的視角展示諸家所考穆王巡行所到之處為今之何地,此內容亦是不同於前人整理《穆天子傳》的創新點之一。附錄二為《穆天子傳匯校集釋》勘誤記,此書雖為《穆天子傳》研究的集大成者,但囿於特殊的出版印刷時期,難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地問題。勘誤記指出其中一些問題,以方便讀者對此書更好地運用。附錄三為“《穆天子傳》原文復原”,由於《穆天子傳》文本中缺文較多、各版本間在文字使用上亦有差異,因此筆者結合整理過程中提出的一些觀點,試將《穆天子傳》作一定文,望對此後研究者有所幫助。附錄四為“《穆天子傳》序跋選錄”,筆者將序跋搜集合1,以觀前人校注《穆天子傳》的背景、過程,以便此後研究者更了解《穆天子傳》的校注文本。附錄五、六、七為三篇研究性文章,是筆者在整理過程中的一些不盡成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