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以来,面向个人的知识产品与服务掀起一波大浪潮,诸多知识产品与服务成为知识创造与消费发展的新驱动力。引入经济因素,推动知识资源实现有效供需匹配,使得互联网从免费的知识容器变成知识创造与消费的载体,开启了以“知识”作为贩卖物的有偿分享经济模式。本文以上述背景为出发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深入探究数字环境下知识变现的创新模式、兴起原因、社会效应及未来展望。本文将知识变现模式划分为UGC变现模式、PGC变现模式和PUGC变现模式,分别选取“京答”、“得到”、“喜马拉雅FM”三大平台探讨其运营模式及利弊。其次,本文以认知盈余理论为落脚点分析知识变现浪潮兴起的原因。随着认知盈余的日益释放和充裕,有关知识危机的种种忧惧也变得难以忽视,粉丝效应的渗透、内容消费升级下用户需求的变迁以及移动支付渠道的普及为认知盈余注入经济因素,使得知识分享的货币化成为数字环境下的一种媒介景观。知识变现浪潮的兴起带来诸多社会效应,包括培养公众付费意识、推动出版企业向知识服务转型、催生实践社区的经济逻辑以及发展利基市场等方面。虽然知识变现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但仍处于探索期,面临着版权隐患、知识泡沫化、监管缺失等问题。最后,针对上述发展困境,本文从建立版权保护机制、去泡沫化重塑知识市场秩序、提高准入门槛等方面对知识变现领域的发展提供优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