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督制度有效性研究——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实证分析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r791154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质量的财务信息,尤其会计盈余信息,是市场有效运转的血液和利益相关者借以决策的基础。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作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监督职能发挥的主要载体,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会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本文在当前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问题频频曝光的背景下,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并存监督的现状,以公司盈余管理为切入点,从实证角度对审计委员会制度和监事会制度的有效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希望能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和完善公司内部财务信息监督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文章首先分析了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对财务监督效果的影响,然后以上市公司有关数据为原始资料,结合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发挥财务监督职能的基本特征,对两种监督制度的有效性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实证检验和实证结果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两种监督制度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监督效果,但仍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提高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和监事会制度的有效性,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了严重的冲击。在金融危机来临之前,商业银行对经济运行情况和借款者的还款能力过度自信,降低贷款条件,在追逐利益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风险。而危机
2005年7月,中国央行正式提出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通过规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日波动幅度,初次踏上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之路。在接下来的“后汇改”时期,人民币汇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