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的紧迫性,温湿度独立控制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作为新型空调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该系统中,能否提供除湿溶液再生所需的大量廉价热量,是决定该系统能否得到大力推广的关键因素。作者提出:回收冷凝器的散热量用来作为除湿溶液再生所需的热源,从而实现新型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本文围绕温湿度独立控制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理论研究及技术方案论证,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①介绍了温湿度独立控制溶液除湿空调系统。②通过对除湿溶液特性的分析比较,选择了氯化锂溶液作为除湿溶液的研究对象;利用热质交换的理论方法,建立了除湿/再生数学模型。③在建立的除湿/再生数学模型基础上,通过改变除湿器/再生器中入口参数值,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除湿过程和再生过程中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趋势;从溶液除湿系统整体的角度,对系统中溶液温度、浓度和流量进行了估算分析。④以重庆市某办公楼作为模拟分析对象,建立了空调系统方案——“初级方案1”。在“初级方案1”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改进方案A”和“改进方案B”。在“改进方案A”中,对“初级方案1”进行了三处改进和节能性论证。“改进方案B”与“初级方案1”相比,在设定的计算条件下,除湿溶液再生对其它废热需求量可节约33.38%。⑤创新性地提出了温湿度独立控制溶液除湿空调系统总的冷源设备热力系数概念。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高温热水热泵技术提供溶液再生所需热量的空调系统方案——“初级方案2”。得出,在设定的计算条件下,该方案中系统总的冷源设备热力系数值比传统的空调系统的冷源设备热力系数提高了18.6%。在“初级方案2”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改变方案C”和“改进方案D”,并对这两种方案进行了节能性论证。⑥介绍了利用高温冷水机组的冷凝器散热提供溶液再生所需热量的方案——“初级方案3”,创新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系统总的冷源设备热力系数计算方法。在“初级方案3”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改进方案E”,并进行了节能性论证。得出,在设定的计算条件下,“改进方案E”中系统总的冷源设备热力系数比“初级方案3”中系统总的冷源设备热力系数提高了22.2%,比传统空调系统的冷源设备热力系数提高了77.8%。⑦提出了冷凝热回收联合太阳能光/热技术应用于溶液除湿系统的初步方案,简单介绍了“改进方案F”和“改进方案G”。通过本论文的初步研究发现,在温湿度独立控制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回收冷凝器的散热量用来作为除湿溶液再生所需热源的方案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和开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