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沌调制的混沌激光通信系统实验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x9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广泛使用的RSA公众密钥加密体制面临着被破解的威胁,寻求一种更加保密的光纤通信方式显得十分迫切。混沌激光通信作为一种物理层硬件加密方式的保密激光通信技术,在过去的近十年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人们在混沌激光通信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混沌激光通信的实用化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有待解决。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这些问题的解决,混沌激光通信将会在未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从通信系统的角度对基于混沌调制的混沌激光通信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1)搭建了混沌激光通信实验系统,设计并制作了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采用DFB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激光光源,通过光环行器、光耦合器和可变光衰减器构成光反馈结构实现外部光反馈来产生混沌激光。其中半导体激光器的驱动电路是自己设计并制作完成的,主要包括电源电路、恒流驱动电路及温控电路。实验采用开环混沌同步结构,通过光注入锁定实现混沌光同步。实验中通过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调制到混沌激光载波上。通过光谱分析仪和示波器来产生观察光信号的光谱和电信号的波形。(2)实验实现了速率为1.25Gb/s、传输距离为90kmm的混沌激光通信。首先,用光谱仪观察和对比了普通激光信号与混沌激光载波信号的光谱,在示波器下观察了混沌激光载波经过光电探测器后所得到电信号的时域波形与频谱图。其次,以注入锁定方式实现了基于开环混沌同步方案、相关系数为0.96的混沌光同步。最后,通过电光调制器将速率为1.25Gb/s、周期为215-1的二进制伪随机序列调制到混沌激光载波上,调制后的混沌激光信号在光纤信道中传输90kmm左右后注入到接收激光器中解调,实现了信号的正确解调。恢复信号的Q因子达到了2.1。(3)实验研究了光纤传输信道对混沌激光通信系统恢复信号质量的影响。实验分别对单路光纤信道,以及混沌激光通信与常规光通信的波分复用信道,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Q因子作为性能好坏的评价指标。实验中考虑的因素为光纤传输距离和入纤光功率大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光纤传输距离小于100km的单路混沌激光通信系统,入纤光功率是影响其恢复信号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入纤光功率大小合适的情况下,光纤传输距离对其恢复信号的质量影响不大。对于波分复用信道,传输距离对恢复信号的质量的影响开始表现出来了。
其他文献
得益于移动通信相关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完善,人们获得了优质和高效的通信体验。无论是语音、视频,还是高速率数据传输,现代移动通信系统都达到了较高的性能水平。在3G系统发展
无线Ad hoc网络是动态的、多跳的无线网络,其显著的优势在于它不需要基础的有线设施。由于无线移动Ad hoc网络具有无需固定的有线基础设施、能够快速的部署、多跳和自组织等
为了实现更加丰富强大的功能,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和安全性能,当前很多多播服务在实现时加入了如代理、深度包检测、防火墙等中介网络功能,这对运营商网络提出了网络功能多样
移动社会网络是一种通过网络节点移动相遇采用“存储-携带-转发”方式并结合节点的社会属性和移动特性等实现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新型网络应用场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
基于稀疏阵列的DOA估计由其在阵列孔径方面的优势和其在民用通信与军事应用中存在的潜在价值,近几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首先对已有的基于稀疏阵列和常规满阵的DOA估
随着无线业务通信量的快速增长,频谱资源的日渐稀缺也显露出来。认知无线电技术是解决频谱资源紧张的有效途径,其核心思想非授权用户是通过发现频谱空穴,并尽量避免对授权用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音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音频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场合需要传输高质量的音频,比如剧场、大型会议、体育场等。这使得网络音频处理技术的优势更加突出,可
压缩感知(C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异于奈奎斯特采样的新型采样理论。在这个理论下,信号的采样能够突破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限制,采样频率不再受信号频率的制约,而只与信号结构有关
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移动蜂窝网络的能量消耗成本和碳的排放量剧烈增长,能量利用率已经成为了未来绿色节能蜂窝网络的设计准则。在一个典型的蜂窝网络中,基站消耗的能量
基于Wi-Fi(Wireless Fidelity)的位置指纹定位技术优势很多,比如简单方便而且精度也十分理想。尤其是硬件方面Wi-Fi设备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