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宽度与我国最优创新模式选择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qi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主旨在于,通过探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专利宽度对技术输入地区引入外来技术方式和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得到如何通过选择合理的专利宽度,或利用其他创新政策,在以特定的方式引入外来技术的同时,引导本地创新主体选择最优的创新模式,达到最大限度地促进自身技术进步的目的。利用理论研究的结论,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应如何根据各领域的技术水平,构建专利制度或制定其他创新政策,引导企业选择最优的创新模式,从而实现对技术进步的有效激励。本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两方面:  首先,在回顾现有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外来技术和技术输入地区厂商参与的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探讨引入外来技术的两种方式——直接投资和技术许可,以及技术输入地区的两种创新模式——独立研发和模仿对专利宽度变动的内生化反应,得出了技术输入地区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度的专利宽度,或在专利宽度相对稳定时寻求替代创新政策,实现以特定方式引入外来技术的同时,引导本地创新主体选择特定的创新模式,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促进自身技术进步的目的。  通过对博弈模型的分析,得出了以下三点结论:其一,专利宽度越宽,本地企业越倾向于选择独立研发这一创新模式,外来技术越倾向于以技术许可方式进入技术输入地区。其二,当技术输入地区实行的专利宽度不同时,两厂商博弈最终实现的均衡战略有所不同:当专利宽度小于一个特定的临界值时,外来技术将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而本地企业将选择模仿创新模式;反之,当专利宽度大于临界值时,外来技术将以技术许可方式进入,本地企业将选择接受许可并进行消化吸收。其三,当技术输入地区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本地技术进步为目标时,依本地企业与引入的外来技术之间的技术差距以及产品市场需求规模不同,达到这一目标所应选择最优创新模式和技术引入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技术输入地区需要实行的专利宽度或创新政策也有所差异。  具体而言,在技术差距较小或市场需求规模较大的领域,技术输入地区以技术许可方式引入外来技术,并且选择消化吸收的创新模式时,能够最大限度促进自身技术进步。此时,可以通过选择较宽的专利宽度,或者专利宽度较为稳定时,制定政策鼓励本地企业以技术许可方式引入外来技术,便可以实现本地技术进步最大化的目标。相反,在技术差距较大或市场需求规模较小的领域,要实现最大限度地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输入地区应当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引入外来技术,并且选择独立研发的创新模式。这一最优决策要求技术输入地区必须在实行较窄的专利宽度的同时,对本地企业进行研发补贴才能得以实现。这是因为较窄的专利宽度使得模仿成本较低,会导致本地企业缺乏进行独立研发的内生动力。同样,当专利宽度较为稳定时,通过制定鼓励外来技术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的政策,同时对本地企业进行研发补贴,也可以实现有效促进技术进步的目标。  进一步地,利用理论研究的结论,以我国的工业部门的34类行业为例,探讨了我国应如何选择专利宽度,或利用其他创新政策,实现最大限度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利用专利质量指标对各类行业中我国企业与外来技术的技术差距进行衡量,可以将工业行业区分为技术差距较小的10类行业,技术差距较大的17类行业以及我国具有技术优势的7类行业。在此基础上,根据理论研究的结论,对我国如何通过差别化专利制度,或替代性创新政策,引导各个行业选择最优创新模式,实现最大限度促进技术进步,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  其一,在技术差距较小的行业中,应当实行较宽的专利宽度,或在专利宽度较为稳定时,通过其他创新政策,尽可能减少以直接投资方式引入外来技术。同时,鼓励我国企业以技术许可方式引入外来技术,并引导我国企业加强对外来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尽可能地在本行业中抢占技术领先地位。  其二,在技术差距较大的行业中,应当实行较窄的专利宽度,或通过其他创新政策,引导外来技术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我国,从而防止技术许可方式导致我国企业产生技术依赖。与此同时,必须对我国企业进行研发补贴,创造有利于独立研发的政策环境。否则会导致我国企业要么因为技术落后被挤出市场,要么转向模仿创新,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产品,并且由于缺乏独立研发的内生动力无法超越外来技术的水平,始终处于全球经济利润链的低端。另外,由公共研究机构对弱势领域中的部分核心技术进行研发,并将其作为公用技术在行业中加以推广,实质上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降低该领域专利宽度的替代政策。
其他文献
从2010年1月1日开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全面建成,这意味着我国全面开展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按照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规定,双方应逐步取消所有货物贸易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能源危机、环境恶化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节能和环保以来,建筑业也面临着如何改变传统观念,改进建筑技术,开发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的问题。  首先,如何节能?节能体现在众多方面,它包括采用新型建筑材料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还包括在建筑材料生产加工以及运输等过程中节约能源。其次,如何环保?建筑材料对环境的影响不但体现在建筑材料的加工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原材料开采和废料处理过程中。  近30
长期以来,民间金融的发展在我国一直颇有争议。 从政策角度出发,出于防范金融风险与稳定金融秩序的考虑,我国对民间金融的政策一直以来都是十分谨慎的。 随着今年我国收缩
图中的汽车是一辆由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的工程师开发的无化石燃料车辆.这辆车代表了车辆制造方式及其能源使用量上的巨变.车身分前后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夹层材料由薄金属外层和
期刊
农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尤其近些年,每年中央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