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4+2乡村治理工作机制研究——以叶县汝坟店村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7011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而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治理机制的推进和完善。村民自治实施20多年来,为农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广泛的参与本村事务管理的空间,使得广大农民参与到农村基层的政治生活中,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民主建设的发展。   然而,在新形势下,我国广大农村不管在基础结构、治理环境、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致使农村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也要不断地完善、发展。河南省是有着超过1亿人口,农村人口占近75%的传统农业大省,而河南省农村更是面临着耕地面积锐减,人地矛盾突显,土地纠纷问题日益增多等等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河南省农村社会的安定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一定程度的阻碍了河南省和谐社会的发展。为此,农村治理工作机制的创新和发展被提上河南省各级领导部门的工作日程,而成功的工作方法大范围推广的论证也在积极开展。   2009年5月4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在全省村级组织推广邓州市农村党支部、村委会“4+2”工作法的决定》,开始了“4+2”工作机制在全省范围的推广。而“4+2”工作机制,就是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这种工作机制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本文是主要以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的方法,从“80%中国农村的80%现象”以及研究代表性方面考虑选择河南省叶县汝坟店村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对“4+2”工作机制在该村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深入调查,特别是“4+2”工作机制在处理土地改革问题、农村低保问题做了重点考察。同时笔者又与国内其他省市农村治理的成功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河南省“4+2”工作机制在解决河南省农村问题中所具有的优势。最后,笔者根据“4+2”工作机制实施过程中隐村的问题给予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和构想。
其他文献
自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是泰国健康保障制度的建立时期,后来,各有不断地发展。直到泰爱泰党派他信总理(Thaksin Shinawatra)担任政府时,推行了30铢治百病计划,使政府在2002年发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以空前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城市化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对城市增长的时空特征、演变过程、驱动因素的探讨以及对未来城市增长的预测一直以来都
为形成规范、有序的开放性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格局,建立国防科技工业社会化大协作体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但由于种种因为,民营企业的
数字化信息服务作为现代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近几年来我国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它通过网络与读者用户沟通,为广大的用户提供方便。短短的几年中,这种服务方式,社会
学位
姜健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河南的农民肖像的作品意识非常强烈。他的拍摄看似简单,就是将农民与中堂(农居的堂屋,功能类似于城市中的客厅)的场景叠加在一起。我们知道,在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我国教育教学已经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因此,对各科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