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电催化联合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uxinli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同的条件下制备了层状介孔碳(MMC)和三种介孔二氧化锰(A-MnO_2、BMnO_2、C-MnO_2),对三种介孔二氧化锰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分析(SEM)、BET比表面积和孔径测试。分别以三种介孔碳(CMK-3、立方Ia3d结构介孔碳、层状介孔碳MMC)和三种介孔二氧化锰(A-MnO_2、B-MnO_2、C-MnO_2)为吸附剂,考察了它们吸附亚甲基蓝(MB)的效果。分析了溶液pH值、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亚甲基蓝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分别利用Lang
其他文献
本文合成了乙交酯(GA)、丙交酯(DL-LA),并由其出发,与商业纯的聚乙二醇共聚制得了具有温度敏感性,且可生物降解的聚乙交酯丙交酯-聚乙二醇-聚乙交酯丙交酯(DL-lactide-co-glycol
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中药引起的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这一现象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目前我国尚缺乏一套从细胞和分子遗传突变水平来评价含马兜铃酸中药毒性作用的检测体系。因此,本课题希望通过研究摸索出一套检测含马兜铃酸中药毒性作用的体系。为了建立从提取到检测含马兜铃酸中药毒性作用的整套流程,本课题首先采用高
通过超声波-超临界CO2联用法提取大果沙棘果油,对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确定了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强度128w,超声时间40min,料液比1:12条件下对大果沙棘果渣进行超声波辅助提油,之后用萃取压力24MPa,萃取温度33℃,萃取时间75min,分离Ⅰ压力10MPa、分离Ⅰ温度35℃、分离Ⅱ压力8MPa、分离Ⅱ温度38℃的超临界萃取设备继续提油,所提的油得率为9.24%,亚油酸得率为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