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桁架组合剪力墙抗震试验与理论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en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复杂建筑越来越多,剪力墙及核心筒是高层建筑抗震的主体,承担着绝大部分的地震作用,研制抗震性能好的剪力墙及核心筒是高层建筑抗地震倒塌的关键。本文提出了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桁架组合剪力墙,该新型组合剪力墙将钢管混凝土、钢桁架、剪力墙3体系,型钢与混凝土2种材料优势组合,形成了多重组合剪力墙。当该新型剪力墙的内藏钢桁架斜撑为零杆时,便退化为钢管混凝土边框组合剪力墙。本文对该新型剪力墙进行了较系统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主要贡献如下: 1.提出了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桁架组合剪力墙抗震新体系。完成了16个不同组合类型、不同轴压比、不同剪跨比、不同混凝土强度、不同抗剪连接键的剪力墙模型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模型分别按1/4和1/5缩尺。较系统地对各剪力墙的承载力、刚度及其衰减过程、延性、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和破坏特征等进行了对比分析,为理论分析奠定了基础。 2.建立了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桁架组合剪力墙承载力简化力学模型和恢复力模型,并发展了有限元分析理论模型。通过对剪力墙试验模型的全过程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揭示了其抗震机理。同时,通过对不同设计参数剪力墙的计算分析,研究了剪跨比、轴压比、桁架斜撑配钢率、钢管边框柱含钢率、分布钢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剪力墙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与实测符合较好。 3.给出了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桁架组合剪力墙抗震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包括适用范围、一般规定、在结构中的布置原则和构造措施。 主要结论: (1)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桁架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比普通剪力墙和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显著提高。其中,耗能能力比普通剪力墙提高了264.0%,比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提高了79.3%。 (2)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桁架组合剪力墙与普通剪力墙和钢管混凝土边框剪力墙相比,具有良好的抗震屈服机制。内藏钢桁架的存在,具有引导裂缝开展、扩大裂缝分布区域、提高剪力墙的后期刚度、稳定剪力墙性能的作用。 (3)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桁架组合剪力墙,可用于大型复杂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 总之,本文所研究的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桁架组合剪力墙比普通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显著提高。本文所完成的试验研究及提供的理论分析模型已在典型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工程应用表明,其施工简便,易于推广。
其他文献
煤炭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能源。然而随着开采力度的不断加大,巷道压力大、地热、巷道难以维护等问题不断呈现出来,给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给国家的经济利
地铁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但地铁运行所引发振动与噪声问题,自地铁开始运营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地铁产生的环境振动响应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上海地铁及其沿
纽约世贸大楼的倒塌事故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也警示着工程界学者和技术人员更深层次地思考结构在偶然荷载下的安全问题。偶然荷载通常造成结构局部构件的直接破坏,并且可能
饮用水源的微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受到各界的关注。被认为具有优质水源的西江水,其江门段在枯水期内也出现了微污染问题。加上国家新水法的出台,对水厂的出水要求更高,水厂原有
膜结构建筑是21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是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向。膜结构集建筑学、结构力学、精细化工、材料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不仅体现出结构的力
研究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动力特性对我国古建筑抗震和开发古建筑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殿堂式木构建筑为例,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其独特的结构形式、节点特
对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反应谱由场地土的类别根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抗震设计规范确定。对于重大工程,场地土的地震反应直接影响场地相关反应
随着我国低碳、环保型绿色建筑的大面积推广和普及,桥梁建设的低碳、环保和可持续性也成为发展的潮流。但国内的低碳桥梁建设良莠不齐,缺乏客观、系统的评价,难以正确引导低碳桥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因此,基于桥梁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对低碳桥梁的评价体系开展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将桥梁的全生命周期划分为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和废弃拆除四个阶段。对桥梁各阶段的碳
学位
地震是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无数次毁灭性的灾难。对于高耸结构,由于其高度大,刚度较小,在地震作用下反应更为强烈,加之地位重要,破坏后果更严重,对其进行抗
高层建筑随着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的影响显著增大,侧向位移也迅速增大。设置加强层是一种减少结构水平位移的有效方法,这点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以及工程实践都给予了肯定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