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伦敦的生态思想在其《野性的呼唤》中的体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h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接踵出现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迫使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鉴于自然科学技术的局限性,文学批评家希望借助包括哲学和人类学等在内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来解决危机,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态批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美国生态批评的主要倡导者和发起人彻丽尔格·罗特费为生态批评下的定义是:“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批评。”因此,生态批评的主要任务就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关注人类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生态批评最现实的意义是在反思与批判中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运用生态批评来研读作品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作品的生态主义解读也可以展示作者的生态意识。杰克·伦敦(1876-1916)在世界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是美国最赋才华也是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以克朗代克淘金经历和见闻为素材创作的众多“北方故事”。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为素材并结合自身所处的社会大背景而创作的狗小说—《野性的呼唤》。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于伦敦这部小说的研究大多是对其内容、主题及写作方法的介绍和评议。也有一部分批评家从自然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这部小说,阐述其中环境和遗传对动物的影响。如今,在生态批评的背景下研读这部作品,可以发现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杰克·伦敦是一位具有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的作家。在《野性的呼唤》中,他通过描述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人类对黄金无节制的欲望以及虐待和残害动物的行为来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因为,正是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导致了人类这一系列恶劣的行为。除了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批判,伦敦还直接或间接的展现了病态的工业文明,揭露并批判了其虚假本质。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人们欲壑难填。正因为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异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关系已经物化。工业文明在教会人怎样利用、开发和挥霍自然资源的同时,也把这个方法潜移默化到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地关系中。杰克伦敦通过这部小说展现了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异化以及使其道德的沦丧。通过这一系列的揭示与批判,作者表达了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当然,作者也在这部作品中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重新审视人类本质和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应该从生态整体的利益出发,承担起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并且使人类的物质生活简单化从而创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状态。这应该是人类发展的新方向。通过对《野性的呼唤》中人类中心主义和工业文明的批判、所蕴含的生态思想的分析,论文进一步深化了从生态批评角度对该小说的研究,认识到杰克·伦敦的生态意识。通过分析,笔者发现《野性的呼唤》是一部充满了生态思想的伟大的文学作品。
其他文献
2000-2002年我科收治的慢性胆囊炎伴有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9例,男2例,女7例;年龄36~55岁;病程1~6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肩背胀痛,沉重感、痛及前胸、腹胀或厌食油脂,劳累后加重
论述了工件淬火过程三维温度场、应力场数学模型。利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和自行开发的淬火过程工件/介质边界换热条件程序,对淬火过程的三维温度场、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对大萧条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更广阔的国际视角对大萧条进行研究,尤其对金本位制在大萧条中扮演的角色给予了深切关注。研究表明,大萧条期
通过重矿物、黏土矿物分析、地震解释,以及古地貌恢复等方法重新解剖石南21、石南31油藏给腹部中浅层油气勘探提供新思路.研究后认为石南油气田主体为地层油气藏,石南21为单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整个社会中最有活力的群体,是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体现,是整个社会消费群体中最特殊的群体。对于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
"坚持以地域文化为基础,推进地方高师音乐教育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对高师音乐教育本科课程建设提出的要求。本文以地方高师音乐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为论题,阐述利用地域音乐文
以快速城市化典型地区——深圳市为例,结合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质量评价模型对城市土地利用的数量控制和空间控制两类生态政策的生态效应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在城市化发
校本课程的实施,给学校教师带来很大的自主性、积极性,与此同时,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挑战。以本校开展的“植物组织培养”研习课程为例,着重探讨其开展过
在给排水和消防设计中,有些细节问题很容易被忽视。结合国外规范和工程经验,讨论了污废水立管"偏置"时管径的确定及其通气做法、排水管泡沫压力问题、高层建筑排水立管消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