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湖北省一般人群心脏瓣膜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心脏瓣膜病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心脏瓣膜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在湖北省武汉、荆州、十堰、恩施四个地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当地15-85岁的常住居民使用一对一访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利用《中国人群(湖北)心脏瓣膜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疾病史及心脏瓣膜病相关症状等信息。共获得有效问卷10337份,占93.41%。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心脏瓣膜病患病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1)心脏瓣膜病患病率存在明显的人口学特征。经性别标准化后,调查对象的心脏瓣膜病患病率为1.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4%,女性患病率为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心脏瓣膜病的患病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P<0.0001),7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最高,为2.84%;苗族患病率为1.38%,汉族和土家族患病率分别为1.2%和0.54%,不同民族(P=0.0272)的心脏瓣膜病患病率存在差异;最高学历为大专/本科(2.54%)的人群患病率最高,不同教育程度(P=0.0001)的人群心脏瓣膜病患病率存在差异;、不同职业(P<0.0001)人群的心脏瓣膜病患病率存在差异,专业技术人员患病率最高,为2.96%,在校学生患病率最低,为0.13%。 (2)心脏瓣膜病患病率存在明显的心血管病史特征。心脏瓣膜病患者中,伴有心律失常史(P<0.0001)、心力衰竭史(P<0.0001)、高血压史(P=0.0003)、冠心病史(P<0.0001)的比例高于非心脏瓣膜病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性别(OR=1.810,95%CI:1.108~2.956);年龄(OR=1.770,95%CI:1.332~2.352);高血压史(OR=3.606,95%CI:1.190~10.922);冠心病史(OR=2.032,95%CI:1.112~3.715)是心脏瓣膜病患病的危险因素。 (4)心脏瓣膜病患者和非心脏瓣膜病患者对于总体健康状况、日常活动能力、总体精神状态的自我评价均存在差异(均 P<0.0001)。与心脏瓣膜病相关的症状,在心脏瓣膜病患者与非心脏瓣膜病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心脏瓣膜病在湖北省一般人群中患病率较低,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人群心脏瓣膜病患病率存在差异。心脏瓣膜病与性别、年龄、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等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心脏瓣膜病的防治应考虑人群特征,特别是老年人群应该是心脏瓣膜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由于心脏瓣膜病对患者的身心危害极大,会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其临床表现又较为复杂,往往伴有其它心血管疾病史。为此,在心脏瓣膜病的防治中,还需考虑其它心血管疾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以期提高心脏瓣膜病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