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梦幻——C·G·罗塞蒂情诗中的中世纪欧洲文学之缘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s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里斯蒂娜·乔治娜·罗塞蒂(1830-1894),维多利亚时期一位才华横溢,充满个性魅力的女诗人。她一生虔信宗教,努力作诗,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诗篇,但这众多的诗篇中为人所普遍称颂,为她赢得诗名的主要还是那些情致强烈却又朴素清丽的抒情诗篇。本文尝试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对诗人情诗创作的影响出发,采取影响研究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中世纪骑士抒情诗中“典雅爱情”留在女诗人情诗中的“无望”印记,以及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情诗对但丁诗歌的继承。 文章主体分三部分,第一章论述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接受中世纪欧洲文学影响的文化背景,着重从拉斐尔前派与中世纪的关系,以及但丁与罗塞蒂家族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来论述;第二章论述骑士抒情诗吟唱的“典雅爱情”对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情诗的影响,侧重论述骑士抒情诗中描写的“可望不可得”的微妙爱情留给女诗人爱情“无望”的感受,使得她的情诗从一开始创作便带上了悲剧的色彩,而极少罕见描写爱情的愉悦甜蜜和至乐至福。第三章则主要通过细读《我的无名氏》这一爱情诗组,论述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情诗对但丁、彼特拉克诗歌的戏仿。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故事形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对“阿尔嘎其故事”进行了结构形态分析,从而探讨了卫拉特蒙古机智人物故事的结构形态。   卫拉特蒙古是蒙古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同时,企业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单位也实现了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自主经营的转变,但现在不少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还
以某水泥公司4 000 t/d的TTF分解炉为研究对象,采用Standard k-ε及组分传输模型模拟分解炉内流场、温度场、NO浓度分布、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