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1]。城镇化发展迅速的同时伴随着复杂社会矛盾的诞生,城市病问题严重突出,城市居民面临环境退化、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因为城乡之间长期处于发展不平衡状态所产生的严峻考验。因此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目的是改变城、乡两个系统间不平衡现象,而美丽乡村的建设则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2],其意义在于改变农村的资源利用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改善农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本文在阐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北京近郊地区乡村建设现状提出现存问题,结合优秀美丽乡村建设案例分析,遴选马坡镇7个村庄为样本,提出发展构想进行总体布局。以单个村庄为规划建设案例,制定美丽乡村规划整改方案,以此为基础,提出在北京“减量”发展背景下针对顺义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策略与模式打造建议。首先笔者对国内外优秀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北京“减量”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原则与策略。以北京马坡镇地区七个村庄为样本,从区位概况、经济发展、历史及文化入手分析,总结现阶段马坡镇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然后对马坡镇七个村(石家营村、毛家营村、姚店村、马卷村、良正卷村、庙卷村、衙门村)提出发展构想、总体布局以及空间结构。然后选取其中顺义区选定的三个美丽乡村先行建设示范村(石家营村、毛家村、姚店村)制定规划结构,实施规划评估,分析其投资与效益。最后以三村中的姚家店村举例说明,从入户调查着手总结现状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提出整个村庄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根据案例实践,提出适宜北京近郊地区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打造模式建议。如今国内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快速膨胀所引发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不协调的层出不穷,村庄合理规划建设的需求更是迫在眉睫。北京作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减量”发展的城市,需要实行规模精简、功能减负、紧缩精准的高质量发展模式,疏解非首都功能,其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具有特殊性。笔者以北京顺义区马坡镇为具体实例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希望从中探索出“减量”发展背景下更适宜北京近郊地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最优模式,对于其他地区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建议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