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中HSUPA技术的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c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或E-DCH)是WCDMA中专门为提高上行链路分组数据传输速度提出的技术。3GPP组织于2002年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于2004年在3GPP Release 6中正式推出。E-DCH通过使用终止于Node B的快速HARQ、2ms短帧和快速调度等技术实现了在上行链路上传输高速分组数据(10ms模式下2Mbps,2ms模式下5.4Mbps)。在E-DCH中,快速HARQ和2ms短帧技术使得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显著提高,并使得对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要求降低,因而整个系统有可能容纳更多的用户;但也带来了一定的重传延时,以及扩频比下降所造成的性能劣化。而Node B的上行链路快速调度与RNC调度相比由于不需要高层信令的干预,明显缩短了调度周期,因此空闲UE的容量可以更迅速地分配给其他UE,上行链路负荷的工作点也可以更接近最大负荷水平。本文首先介绍了WCDMA系统FDD模式下的E-DCH物理层标准,以及与DCH物理层的差别;然后讨论了E-DCH链路仿真中的关键技术,主要介绍了仿真中使用的信道特点、信道估计技术、Rake接收机和HARQ技术;接着按照3GPP Release 6协议要求,对E-DCH在AWGN和多径衰落信道条件下的性能进行了仿真,给出仿真结果并着重讨论了不同信道条件、不同工作模式(10ms/frame,2ms/frame)下的HARQ进程对E-DCH性能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在E-DCH中采用更高阶调制调制(8PSK)的性能。
其他文献
宽带卫星通信已成为当前通信的新热点之一,未来的通信是建立在宽带基础上的多媒体通信。宽带卫星通信易受下雨等大气干扰影响,信道特性较差,且频谱资源紧张。正交频分复用(OF
OFDM利用多个并行、低速数据流的子载波来实现高速数字通信。因其抗多径、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在有共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