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蜡梅是我国特有的冬花植物,用途广泛,开发利用价值很大;各地现有的品种已远远超过前人记载,关于品种的整理文献却很少,品种分类体系也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影响了蜡梅品种的推广应用;本文主要对南京地区蜡梅资源进行整理和数量分类学研究,以期深入探讨蜡梅品种分类系统,为合理利用蜡梅种质资源提供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CNCP),对过去文献记载的品种名称进行核实和整理,澄清前人的一些问题,对5个存在问题的品种名称进行了处理。(二)通过对南京明孝陵地区和中山植物园蜡梅品种资源进行重点调查,详细记载各品种的形态性状,建立品种档案,基本摸清南京地区的蜡梅品种资源,有87个品种,其中30个品种为本文新命名品种,5个品种为纠正文献后的重命名品种。(三)对南京地区的45个蜡梅品种进行数量分类研究,研究结果与形态学观察基本一致,论证了‘中被片长度’与‘内被片紫纹’这两个性状作为蜡梅品种分类标准的相对重要性,认为‘内被片紫纹’应作为划分蜡梅品种群的一级标准,其它性状可以作为次级分类标准。(四)对现有的蜡梅品种分类系统进行探讨,结合本文在形态学比较研究和数量分类研究的最新结果,提出符合ICNCP的品种分类系统。根据内被片有无紫纹将蜡梅品种划分为三个品种群:I素心蜡梅品种群Chimonanthus praecox Concolor Group,II乔种蜡梅品种群Chimonanthus praecox Intermedius Group,III红心蜡梅品种群Chimonanthus praecox Patens Group。(五)根据品种之间在‘内被片紫纹’、‘花色’、‘花型’、‘中被片长度’等性状方面的差异,编制了南京地区87个蜡梅品种的分类检索表,为以后的实践应用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