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宋立群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1~3期的病案收集、方药整理以及用药数据分析,总结出宋立群教授治疗CKD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方法:整理2010年-2014年宋立群教授门诊病案,将治疗CKD1~3期病案310例的初诊方药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1.频数分析结果:310则处方用药共122味,总使用频次为5813次。其中使用频数前38味的中药,频数均在30次以上,累积频率达87.89%,是治疗CKD的主要药物,使用频数前21味的中药,频数均在100次以上,累计频率达70.94%,是治疗CKD的核心药物;四气统计中,平性药使用频率最高,温性次之,其次为寒性和凉性,热性与大寒性药物没有出现。五味统计中,甘味药物出现频率最高,苦味次之,其次为涩、酸、辛、淡、咸。归经统计中,以归肝、脾、肾经的药物频率最高。药物类别统计中,以补虚药使用频率最高,其次分别是止血药、收涩药、消食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2.聚类分析结果:本研究对频数在30次以上,总使用频率87.89%以上的38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治疗CKD的常用药对8个,3味药组合5个及多味药物组合体6个,多为导师针对CKD血尿、蛋白尿而设的收敛止血、补肾固精药对、药组,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导师临证组方思维特点、组方原则等。3.因子分析结果:本研究对频数在30次以上,总使用频率87.89%以上的38味中药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公因子10个,从多个角度反映了CKD的内在病机及导师的治法治则等。结论:1.白术、黄芪、大蓟、小蓟、覆盆子、芡实、生地黄、女贞子、熟地黄、金樱子、侧柏、地榆、茯苓、菟丝子、沙苑子、杜仲、甘草、桑螵蛸是导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核心药物。2.补虚药、止血药、收涩药、消食药、清热药是导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组成类别。3.补气健脾利水、益肾固精缩尿、凉血收敛止血是导师治疗慢性肾脏病最常用的用药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