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转基因动物的过程中,外源DNA导入受体细胞后会随机地插入到受体基因组中的任意位置。插入的基因可能会中断宿主细胞某些重要功能基因的转录过程,或激活有害基因,导致胚胎畸形或死亡,造成转基因动物成活率低的问题。此外,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动物中常常发生表达沉默的现象,表达沉默是由外源基因所处的宿主染色体位置导致的,外源基因的整合位点对其表达水平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仅仅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鉴定为阳性的细胞并不一定都能用于核移植。对阳性克隆细胞中外源基因插入的拷贝数及整合位点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外源基因的整合机制,并能够有效避免转基因动物生产过程的盲目性。同时,生产具有遗传背景清晰的转基因动物是目前我国转基因动物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因此,选择遗传背景清晰的转基因克隆细胞株用于生产转基因动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肌肉抑制素(Myostatin, MSTN)能通过控制成肌细胞的大小、数量和增殖速度来实现对肌肉生长的负调控。MSTN在肌肉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其活性的丧失或降低均会导致动物肌肉的过度发育,表现为肌纤维直径变大或肌纤维数增加。MSTN基因的干扰载体MSTN能够促进肌肉的增殖。实验利用MSTN干扰载体,转染鲁西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获得转基因单克隆细胞株后,建立了实时定量PCR和hiTAIL-PCR法检测转基因细胞株中质粒的拷贝数和整合位点的方法,分析转基因细胞株中外源基因的整合特点。挑选出在细胞水平上外源基因拷贝数和插入位点适宜的单克隆细胞株,拟将其作为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的细胞材料,避免转基因动物生产过程中的盲目性。此外,为建立外源基因插入的拷贝数和整合位点的研究方法,探索外源基因的整合机制,我们选取部分已生产出来的转基因牛作为实验材料,检测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和整合位点。从而为转基因动物的检测提供重要帮助。实验得到结果如下:1.摸索转染条件,确立了适合牛成纤维细胞的最优细胞转染条件为:应用脂质体2000(Lipofectamine2000)进行细胞转染,转染6孔板细胞,每孔质粒的最佳用量2.5gg,转染试剂与质粒质量比例1:4能够获得最好的转染效率。2.获得了牛成纤维细胞MSTN干扰载体的阳性转基因细胞株,并对其拷贝数进行了检测,荧光定量PCR有效检测到五个细胞克隆中质粒的拷贝数分别为2.26±0.32,1.52±0.25,25.68±1.02,8.43±0.73和6.72±0.1。3.应用hiTAIL-PCR方法检测转基因细胞株外源基因整合位点。拷贝数为25.68±±1.02的细胞系得到1个整合位点,标记为A片段,拷贝数为8.43±±0.73的细胞系得到1个整合位点,标记为B片段。A片段外源基因整合在牛的16号染色体的基因组克隆(NW003104426.1)中。B片断外源基因整合到牛的21号染色体上,位于CHRNA7基因上。比较得到的整合位点序列特征,探索外源基因的整合机制发现:质粒片段在插入到基因组的过程中进行了重组,并且外源基因与染色体的整合连接处存在短的同源序列。4.荧光定量PCR有效检测到3头转基因牛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分别为1.9±0.11、3.6±0.57和3.7±0.13。检测拷贝数为1.9±0.11的转基因牛ZK002的整合位点,获得1个特异性扩增整合位点。外源基因插入到2号染色体上,插入位点在ACTR3基因与DB1基因之间。外源基因插入到基因组过程中进行了重组。本实验建立了实时定量PCR和hiTAIL-PCR法检测转基因细胞株和转基因动物外源基因拷贝数和整合位点的方法,探索了外源基因的整合机制,为转基因动物的培育和检测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