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利用问题使得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共识,作为世界上碳排放最多的国家,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而低碳技术的发展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碳技术尚存在着较大差距。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境政策引导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但是环境政策的差异性会对低碳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环境规制过于严厉,企业无法通过创新回收成本,阻碍了低碳技术创新;环境规制过于宽松,又不能达到激励企业创新的最佳效果。因此探讨环境规制对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而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对发展我国低碳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环境污染物排放现状的基础上,从环境规制实施强度和环境规制实施效果这两个角度描述了我国环境规制的现状,并通过结合我国低碳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现状。然后,从正、负两方面分析了环境规制的低碳技术创新效应,而且分长期与短期两种情况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并通过建立理论模型进行论证。在以上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02年到2011年10年间的面板数据对各地区环境规制的低碳技术创新效应进行了FGLS估计,然后分区域进一步探讨环境规制对低碳技术创新的不同影响,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环境规制强度的不同会对低碳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短期的角度来看,环境规制对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阻碍低碳技术创新;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环境规制会促进低碳技术创新。(2)环境规制对不同区域的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并且在中西部环境规制对低碳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会更滞后于东部地区。依据以上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结论,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政策建议:1.实行差异化的环境规制强度;2.采取灵活多样的环境规制形式;3.完善体制与机制等方面的配,包括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营造一个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以及提高教育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