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航空航天领域,电子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但电子设备存在老化以及可靠性问题。这些问题日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宇宙环境中,单粒子效应会影响集成电路的可靠性;此外,晶体管存在负偏置温度不稳定性(Negative Bias Temperature Instability,NBTI)效应,会导致器件老化,引起可靠性下降。针对单粒子效应,目前主流的研究方向是提高系统内每个器件的可靠性进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针对N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航空航天领域,电子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但电子设备存在老化以及可靠性问题。这些问题日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宇宙环境中,单粒子效应会影响集成电路的可靠性;此外,晶体管存在负偏置温度不稳定性(Negative Bias Temperature Instability,NBTI)效应,会导致器件老化,引起可靠性下降。针对单粒子效应,目前主流的研究方向是提高系统内每个器件的可靠性进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针对NBTI效应的研究大都采用关键路径加固,未考虑关键路径偏移的情况。本文提出了针对单粒子效应局部加固的解决方案以及针对NBTI效应所导致的关键路径偏移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分为4个模块,MOS类模块,算法类模块,NBTI效应测试类模块和单粒子效应测试类模块。MOS类模块包括NBTI效应以及单粒子效应实验中所需要的参数,对于NBTI效应,本文专注于器件间的时延变化,NBTI效应所受可靠性会影响器件上的界面陷阱变化数进而导致阈值电压变化,最终导致器件间时延的变化,所以MOS类模块对于不同尺寸的器件所产生的界面陷阱变化数进行分类,以此来保证时延变化的精准度;对于单粒子效应,由于单粒子效应不会引起器件的老化,所以MOS类模块主要包括面积等参数。算法类模块包括本文的提出的核心算法,如关键路径算法、平均时延增量算法等。NBTI效应测试类模块和单粒子效应测试类模块,通过产生随机电路,逐渐增加电子器件的数量来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加固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关键路径的加固方案,在器件的数量以百为量级时,以全局加固(目前最常用)方案的30%的面积代价达到了全局加固84.6%的可靠性。在加大器件数量后,以全局加固方案的22.7%的面积代价达到91.7%的可靠性。针对NBTI效应,本文提出的方案相较于传统方案,需要加固的器件数量减少45.6%。
其他文献
氧化锌(ZnO)一维纳米结构作为宽禁带直接带隙半导体具有优异的性能:包括大禁带宽度(3.37e V)、室温下激子束缚能高达60me V、对紫外光敏感可见光范围内几乎无响应等特点成为日盲光电探测的理想材料。因此对于ZnO一维纳米结构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应用,同时对研究ZnO纳米线的光学特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在利用水热法生长ZnO纳米线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生长因素的影响在[0001
近年来,强流脉冲离子束(HIPIB)技术在材料工程领域的应用价值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其他高功率脉冲技术相比,HIPIB有着高能量沉积效率,较大的辐照面积,较深的改性层等优势。提高其输出的稳定性,包括能量分布、焦点位置和能量密度的稳定性、束流密度波动大小是把这项技术在工程应用领域推广的关键。只有满足高重复性的要求才能实现HIPIB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在HIPIB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金属栅网二
随着智能驾驶和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在汽车等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敏感材料在传感器中起到信号转换作用,是决定传感器性能的关键因素。压电梁具有高灵敏度特征,在压力、加速度计等信号测量方面展现了独特的优势。为了分析压电梁的信号转换过程,需要对压电梁在力场和电场耦合作用下的变形和电势进行计算。为此,本文研究轴向极化压电梁力电耦合分析模型,提出一种计算效率高、精度较好的等几何压电梁仿真算法。本文主
氧化镓(Ga2O3)具有带隙大(约4.8 eV)、高击穿场强(约8 MV/cm)的优点,同时Ga2O3相对于碳化硅(Si C)和氮化镓(Ga N)具有更高的巴利加优值,使Ga2O3基器件具有更高的击穿电压,并且保持更低的正向导通电阻,所以Ga2O3有希望成为电力电子器件的候选材料。本文利用silvaco软件对Ga2O3肖特基二极管进行仿真,并且利用CVD的方法生长出高Al组分的β-(AlxGa1-
近年来,模/数转换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通信、仪表、生物医学、图像传感等各个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模/数转换器的性能:速度、精度、面积、功耗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相比于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Pipelined ADC)及过采样型模/数转换器(Sigma-Delta),在速度和精度上均有较好的表现,此外由于其工作原理以及结构较为简单,功耗较低,面积较
研究目的:通过对不同平面上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的受试者进行指标测试,包括本体感觉测试和动态平衡能力测试,探究不同平面上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对于人体平衡能力的影响,为今后踝关节损伤康复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选取45名普通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平地组、BOSU球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对平地组和BOSU球组进行约25min的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训练。训练前后,利用CON-TREX等
文中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和处理技术,期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羽毛球作为我国体育传统优势项目,是一项兼顾室内、室外的体育运动,以其广泛的受众、可控的运动量、丰富的娱乐性、较高的观赏性和健身功能,深受群众喜爱与欢迎。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羽毛球项目在全国发展十分迅速,其在大连也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普及程度较高。羽毛球场馆作为开展和普及羽毛球运动的有效载体,在实际开放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众多问题。随着简政放权的深入和政府转变职能的开展,我国掀起了政府购买
研究目的:当因神经疾病或肌肉骨骼损伤导致下肢功能障碍时,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常应用踝足矫形器(AFO)进行治疗,其康复效果与AFO的力学特性参数尤其是刚度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AFO刚度对常速行走时步态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进而为优化AFO结构、提高其功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招募30名健康成年人(年龄:21.35±0.24岁;身高:171.38±5.34 cm;体重:65.3
目的揭示不同肥胖程度的男大学生步行和慢跑的运动学及足底压力特征,探讨肥胖对男大学生步行和慢跑步态的影响,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为肥胖相关下肢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科学指导肥胖大学生日常运动锻炼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大连理工大学男大学生45人,根据体质指数分为正常体重组、Ⅰ级肥胖组和Ⅱ级肥胖组,每组15人。采用Zebris压力分布板和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测量研究对象平地自然行走和慢跑时的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