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假冒贸易协议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

来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ong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假冒贸易协议(ACTA)始于2006年,是以美、欧、日等知识产权大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发起的,因不满足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议)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特别是针对产品假冒和盗版问题的执法,旨在协议成员方之间建立一个知识产权执法实施的新标准,而经过多轮谈判达成的多边贸易协议。《反假冒贸易协议》的目的是确立全面的国际框架,帮助各缔约方在协议框架下有效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尤其是假冒盗版活动,从而保证全球经济的合法贸易和可持续发展。《反假冒贸易协议》旨在减少版权和商标盗用行为,以保护知识产权,来保护正当贸易和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共同建立一套主管机关使用的最佳实践的实施规则。虽然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立场,但ACTA涉及的内容将发展中国家置于了不利的地位,因为这一协定主要针对在第三世界国家的产业布局中占据一定地位的代工产品和“山寨”货品。而协议的整个起草协商过程也排斥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几乎是在秘密的状态中进行,未曾邀请发展中国家代表参与协商。至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仍就《反假冒贸易协议》中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的相关提议争论不休。TRIPs协议为国际知识产权竞争格局的形成制造了一个高起点,但作为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它也为各个国家提供了一种可能,即在既定的规则下,利用政策空间,选择适合于自身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合理知识产权发展路径。中国加入WTO后,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逐步与国际接轨,并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执法规则。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国内遍布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及其在国际贸易上的渗透依然是不少知识产权既得利益国孜孜不倦的话题。中国的发展,既要保护知识产权,同样需要在发达国家建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为自身利益考虑。中国在尽力履行国际义务,展现大国形象,提高国际地位的同时,基于国内产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政策基础,用尽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中的的弹性空间,及时调整国内法和相关政策,着眼于知识产权的适度合理保护,采用积极的回应政策以维护国家现实利益,促进社会主义特色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是既定的经济秩序下我国制定知识产权政策的合理选择。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叙述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发展背景及ACTA的诞生过程;第二章为ACTA的内容评述,重点通过与TRIPS协议相关条款的比较来阐述ACTA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方面的不同特征;第三章为通过ACTA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展的推动性能来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扩张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第四章为ACTA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其他文献
目前,商业连锁企业供应链管理以其系统而又敏捷的优势在很多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也为企业获得了较高的收益,但是与此同时企业也面临着它带来的负面影响。风险对商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复发的防治作用。方法:将24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组(132例)和常规治疗组(116例)。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组连续5年
运用出口地理集中度指标和出口不稳定指标,选取2001-2010年的中国旅游服务出口收入及入境游人次的数据,本文从实证方面考察了中国旅游服务出口地理集中度与旅游服务出口不稳定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了跨越国界的新兴市场。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电子商务作为其销售渠道,向来自各个不同地区或国家的消费者出售商品
红楼故事是京剧舞台上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清代是“红楼”戏曲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为文人雅士的案头之作,往往内容冗杂,形象单薄,尽管无法成功搬演,但还是为日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祖国大陆在东亚地区已经签订了四份自由贸易协定,分别是与香港和澳门签署的CEPA、与东盟签订的FTA(CAFTA)、与台湾地区签订的ECFA。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时期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力资源管理是否高效亦日益成为企业能否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关键要素,因此,在企业
我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外贸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尽管我国外贸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外贸企业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
手机用户数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增长为移动商务创造了发展良机,移动通讯技术的种种优点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移动商务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技术,更不在于用户规模。移动商务
本文在不考虑隐含能的前提下对我国能源消费以及贸易(包括能源贸易)的进出口情况进行现状分析,然后在产业重新整合的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法对1995-2007年我国各产业贸易出口隐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