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检测雄激素受体(AR)和毛囊干细胞标志蛋白CKl9、β l-integrin及可能的毛囊干细胞标志蛋白CD34在雄激素性脱发脱发区、雄激素性脱发非脱发区及正常人头皮生长期毛囊外毛根鞘的表达,探讨AR和毛囊干细胞与雄激素性脱发形成的关系和意义。
方法:取15例雄激素性脱发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按头发来源的部位不同分为额部实验组和枕部对照组进行研究,再取正常额部头皮组织lO例作为正常额部对照组与上组病例额部实验组进行对照研究。通过HE染色观察三组头皮组织学区别,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R及干细胞标志蛋白CKl9、β l-integrin及CD34在毛囊外毛根鞘的表达,进行统计分析,推测各指标与雄激素源性脱发的相关性。
结果:HE染色可见雄激素性脱发患者额部脱发区生长期毛囊数较两个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生长期毛囊与静止期毛囊的比例由对照组的10~ll:l减少到2:1。而且整个毛囊的细胞数明显减少,呈微型化改变,但细胞大小没有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在三组切片中AR在毛囊外毛根鞘均未见明显阳性表达。在病例额部实验组毛囊CKl9、βl-integrin蛋白在毛囊外毛根鞘表达缺失,分别与两个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两个对照组CKl9表达在外毛根鞘外层,近立毛肌附着处附近,呈1-2层扁平排列成线状。而在两个对照组β l-integrin蛋白表达在外毛根鞘毛球部及毛囊下部,呈扁平排列成框缘状,细胞胞质内含有大量透明状空泡,外毛根鞘上部也可见少量表达。CD34蛋白在病例额部实验组毛囊外毛根鞘阳性细胞数较少,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外毛根鞘外层。在病例额部实验组CKl9、β l-integrin、CD34的表达分别与两个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结论:
①雄激素性脱发患者枕部非脱发区与正常人头皮生长期毛囊数和静止期毛囊数比例基本一致,而额部脱发区头皮生长期毛囊数明显减少。
②雄激素性脱发患者额部脱发区存在毛囊干细胞标志cKl9、βl-integrin蛋白的表达缺失,毛囊干细胞的耗竭和缺失可能是雄激素性脱发的原因之一。
③雄激素受体蛋白在毛囊外毛根鞘未见明显表达。
④cKl9、β l-integrin、CD34在毛囊外根鞘的表达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⑤CD34阳性细胞在雄激素性脱发患者额部脱发区毛囊外毛根鞘明显减少,但是目前还不能认定CD34蛋白是人类毛囊干细胞的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