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用工荒”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m181512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04年至今,用工荒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用工荒问题,是新时期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用工荒现象出现后,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相继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先后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但以往对用工荒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都是从单一的某一个角度,或是从经济原因,或是从社会原因等进行分析,缺乏对用工荒问题产生原因和相关对策的综合、系统的分析。本文在借鉴了其他学者或专家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诸城市用工荒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解决用工短缺问题,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参考。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理论的介绍。概念主要有农民工、用工荒的概念。关于“用工荒”的理论研究。分析诸城市基本概况、“用工荒”问题的现状及特征。第六部分是主要结论。第二部分从不同方面以最新数据为基础介绍了诸城用工荒的现状。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人口因素等方面系统、细致地分析了用工荒产生的原因。论文的第四、五部分是针对用工荒现象提出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根据前面的研究和探讨,共提出了多方面的对策,如:1.为打破城乡壁垒,取消我国目前的二元化户籍管理制度。2.加大各项政策落实力度,建立劳动工资制度保护劳动报酬权。3.搞好进城务工的农民的管理和服务。4.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5.加强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民工培训力度。6.相关企业应调整其发展战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变与升级。7.转变政府职能,保护用工。8.加快城镇化进程,探索“就近就业”的新路子。9.用工主体破解用工短缺。10.创建和谐就业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我们要以客观的心态来讨论和看待当前的“用工荒”现象,“用工荒”的发生不是城市与农村和农民关系的不和谐的标志,相信通过对“用工荒”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及时调整会为城乡关系的改善和共同繁荣提供一次难得的历史契机。用工的短缺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启示,“用工荒”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农民工由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的跃迁,一方面也映射出目前经济发展战略存在的巨大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奥美拉唑预防卒中后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stress ulceration and bleeding,SUB)的疗效,及其与H2受体阻滞剂(histamine-2 receptor antagonists,H2RA)疗效的对比。方法
目的通过对南昌市周围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及教师群体进行卒中筛查,了解本地区卒中高危人群在不同群体的分布情况,探讨卒中筛查的意义及规范化管理后的效果。方法对不同社区的
Internet已经演化成一个巨大的服务网络、事务性网络。人们通过Internet享受着这个庞大网络带来的方便,也忍受着与之俱来的窃听、泄密甚至黑客攻击。因此,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