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目录学自西汉刘向、刘歆以来,源远流长,已形成专门的学问。旧时代的目录学成果,主要是各式各样的书目,而很少有理论的专节。清初钱曾的《读书敏求记》也同样只是一部书目,但是它的产生,开创了目录学当中“以目录书的形式记载版本内容”这样一个分支,就这一点来说,就很不寻常。三百余年间,这本书目广泛流传,在许多目录学史、版本学、文献学著作中,多有涉猎,但是系统的研究工作很十分匮乏,这与该书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原因而撰写的。钱曾出生于藏书世家,其族祖钱谦益为清初江南第一藏书家,钱曾在这种家庭环境影响下,自幼热衷于藏书及书籍整理活动。留下了《也是园书目》、《钱遵王述古堂藏书目录》、《读书敏求记》三部古籍目录。《读书敏求记》尤其为后人称道。《读书敏求记》中所载皆善本,多宋元旧刻。这些书籍大部分为钱曾一生访求、与友朋互通有无得来,小部分得自于其父亲的遗留以及族祖钱谦益的赠与。钱曾藏书中,以宋元旧刻为多,也不乏精抄精校本。并且钱曾藏书种类繁多,尤其以子、集两家见长,反映了不拘一格的藏书思想。钱曾藏书思想还体现在好古,这些都表现在钱曾在图书内容和图书版式上的尚古。钱曾在对书籍的访求整理上也是不遗余力,他的《读书敏求记》就体现了钱曾在书籍收藏与鉴别方面的水平。《读书敏求记》中记载了图书的各类信息,从诠释书名、辨定卷数不一的情况、介绍作者生平、揭示图书内容、辨定是非、鉴定版本、梳理学术源流、保存历史掌故的角度全面的揭示了《记》中所记图书在某一或某些方面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在《记》中运用了若干版本学鉴定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如在写本的鉴定上,使用了从书法、字体、纸张、墨迹等方面来鉴定图书的方法,而在刻本的鉴定上,则利用序跋、校勘、图记等等的方式来进行判断。《读书敏求记》所记载的这些善本书和书中所记的古籍基本情况以及它所使用的鉴定方法,对后代都具有资料价值和启发意义。《读书敏求记》是历史上第一部版本学著作,它确定了记录古籍善本的若干基本内容,确定了若干版本鉴定方法,留下了六百余种古书的珍贵记录,这部书从康熙以来不断的被传抄、刊刻、批校,许多人为他撰写了序跋,从而影响了几代藏书家。在中国藏书史和版本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