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ayer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工业化的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问题不断显现。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按照钱纳里的研究,消费率和投资率应分别为80%和20%。但在2006年,我国消费率仅为49.9%,投资率却高达42.5%。消费不仅是经济运行的结果,也是前提。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这“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持续失衡,单纯依靠投资拉动经济,难以解决过剩与增长的矛盾。中部农村是中国农村市场的典型代表,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消费率逐年递减,解决好中部农村消费问题能对西部农民问题的解决起到示范作用,也能使中部更好的实现承接东西的桥梁作用。因此,如何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提升中部农村的消费能力是关系到能否促进中部农村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关键性课题。 正是基于以上现实,本文以中部农村消费变迁为主线,大部分数据涉及1992年以来的消费演变,主要针对消费水平变化、消费结构比较、消费行为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运用消费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中部农村消费市场特征和变动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和建立相关模型对中部农村消费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刻画,深入探讨了中部农村消费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以期提高中部农村的消费水平、优化中部农民的消费结构、规范中部农村的消费行为。通过分析当前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的多种因素,提出扩大中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设想。 综览阻碍中部农村消费能力提升的各种因素,结合当前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国家政策扶持的有利条件。笔者对如何提高农村的消费能力提出了一系列建议:1、推进中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有效;2、改善中部农村消费环境,刺激消费需求;3、规范农村金融制度,发展农村消费信贷;4、完善农村消费体系建设,以增强农民的消费信心;5、发展农村教育,提升消费能力;6、深化农业区划,打破地区保护。相信中部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一定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农村市场的良性发展,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文章结构方面,本文全文共分为五章,具体如下: 第一章,介绍本文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简述以及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对相关概念、研究框架、方法、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进行说明。 第二章,消费需求理论概述。将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行为的相关消费经济理论及分析方法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分析中部农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和影响因素。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角度对中部农民消费的特点与趋势进行了分析,进而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影响中部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 第四章,对提升中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说明改进中部消费条件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五章,根据以上分析情况就如何进一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探讨促进农民消费需求的路径。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老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外国企业越来越关注这一投资商机。1994年老挝政府修订了外商投资法,目的是为了吸引外商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FDI)已经成为推动老挝经济增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