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酸碱调节的剩余污泥水解酸化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133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de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按照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总量约占处理水量的0.3~0.5%左右(以含水率97%计)。国内外主要对初沉污泥或初沉和二沉污泥的混合污泥进行了污泥厌氧发酵的研究,单独针对于剩余污泥厌氧发酵的研究甚少。对剩余污泥进行水解酸化的主要目的为改善其生化降解性能,溶出较多的溶解性COD(SCOD)和产生较高的挥发性脂肪酸(VFAs)。SCOD和VFAs,特别是VFAs中的乙酸和丙酸,是增强生物除磷过程(EBPR)的有利的基质。为了达到此目的,试验对影响污泥水解酸化的环境因素和操作条件进行了工艺优化研究。 首先,对比分析了厌氧与好氧条件下剩余污泥的发酵结果,结果表明,厌氧水解酸化明显利于SCOD和总VFAs的生成,从而要求试验中尽可能避免氧的溶入。 其次,对比分析了不同的搅拌方式和搅拌速度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式搅拌比磁力搅拌和摇床混合更加容易实现颗粒间的充分高效接触;同时发现搅拌速度太快或太慢都不利于SCOD和VFAs的生成。本试验条件下选取60~80rpm的机械式搅拌速度。 再次,在21℃左右条件下,研究了剩余污泥在不同pH条件下厌氧发酵的情况,发现将pH值控制为8.0~11.0,在20d的厌氧发酵时间内,SCOD值要大于pH调为4.0~7.0。特别是,在pH10.0时,厌氧发酵第8d产生的VFAs(2708.02mgCOD/L)接近其最大值(2770.40mgCOD/L,发酵时间为12d)且高于其它pH条件,比如,此产酸值大约是pH5.0和pH不调时的3倍和4倍之多;六种短链VFAs中,乙酸和丙酸产量居多,而乙酸产量又高于丙酸,pH10.0条件下,乙、丙酸所占总VFAs的百分比之和为60~70%左右,异戊酸和异丁酸产量次之,正丁酸和正戊酸产量较少,其中正戊酸产量最少,占总VFAs的百分比低于10%;关于溶解性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物质的生成,基本上是较强碱性比近中性条件更加有利;而酸性条件下溶出的PO43--P和氨氮浓度高于碱性。 另外,改变pH值的控制策略,其一将pH值调节作为预处理手段,对比分析了pH值长、短期(1d与20d)调为碱性10.0和酸性5.0时对剩余污泥厌氧发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情感目标要加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重视知行合一,发挥学科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作用;能力目标的落实要基于学生的问题,尊重学生的学习与
分析了传统的管道缺陷检测技术的缺点,论述了超声导波检测技术、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衍射时差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优点。
预制装配式结构(即PC)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采用工厂化预制,然后在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是一种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防水等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演进,数据传输速率的提升,移动应用不断丰富,移动互联网、3G网络等新兴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而用户需求层次在逐步的升级,逐渐形成了电信行业复杂的供应链结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盈余管理问题也已经在我国出现且日渐突出。本文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涵义、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关联交易盈
工程监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和误区,按照市场运行规律,工程监理必然要向工程
<正>近日,笔者随工作组下部队调研,发现基层连队各类组织(小组)多、成员多、计划方案多、登记统计笔记本多。在某部二连会议室,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笔记本、计划方案及名目繁多
<正>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经常要开展QC小组活动或质量改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为了降低成本,改变生产工艺方法或配方,但不知改变工艺后的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