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肝脏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肝癌发生率明显提高。调查显示,我国肝癌发病率位于肿瘤第三位,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发病趋势逐年上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每年死于乙肝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约有100万人。乙肝是我国肝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广西是乙肝高发区,乙肝感染者肝癌发生率为非乙肝者的25~37倍。肝癌高危人群队列研究追踪随访可明显提高早诊率。高危人群通过定期体检筛查早期发现肝癌,能获得早期治疗的机会,从而提高预后。高危人群队列研究在阐明肝癌发病危险因素、肝癌早诊早治、发现早诊标记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质量控制是肝癌高危人群队列研究的重要部分,是确保研究结论客观真实的关键。随着时代发展、社会需求及疾病谱的改变,大健康理念应运而生,全民普及健康知识,转变全民健康观念。肝癌高危人群队列研究正是契合了这一理念。目的:(1)在原有研究基础上,继续完善广西社区肝癌高危人群队列随访复查工作;(2)完善本现场队列研究的质量控制方法,为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3)完善队列标本库建设,为人类基因组多态性和肝癌遗传关联性研究提供血液标本和研究资料;(4)在随访中加强癌症早诊早治宣传,动员高危人群积极复查,增强居民健康知识水平。方法:本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在肝癌高危人群队列前期筛查与随访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做好队列人群随访工作,以便在早期发现肝癌患者,并收集血液标本。结合当地居民的健康体检,队列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体检随访,检测项目包括乙肝两对半、肝功能、甲胎蛋白(AFP)定性和肝脏B超等;若受检者AFP阳性而肝脏B超检查无明显异常,则建议其一周后行AFP定量复查;若受检者B超检查提示有实质性占位,建议其进一步行CT等检查排除诊断;若是发现肝癌确诊病例,立即进行癌症登记工作,做好后续追踪随访工作。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分离其血浆和血细胞后置于-20℃冰箱,作为队列的血样标本保存。结果:1.(1)2015年筛查出1232例高危人群,其平均年龄为37.47±11.11岁,中位年龄38岁;2016年筛查出1115例高危人群,其平均年龄38.02±10.75岁,中位年龄38岁。队列人群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49岁之间,2015年高危人群年龄构成与2016年相似,各年龄段构成比相对稳定。2016年随访中,肝癌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40~49年龄段,较初筛时年龄高峰出现后移趋势。(2)2015年筛查出肝癌高危人群1232例,男性988例,女性244例,阳性率8.80%。其中,AFP阳性者12例;ALT升高者213例,最高值909 U/L;AST升高者29例,最高值415U/L;ALT与AST同时升高者165例,B超检查结果异常者308例。(3)2016年筛查出肝癌高危人群1115例,男性914例,女性201例,阳性率8.45%。2015年筛查出的高危人群1232人中,有905人参与本次复查,复查率73.46%。本次新增高危人群237例,目前队列人群增至2571例。2010年初筛的高危人群946人中有505人参与此次复查,复查率为53.38%,在这946人中,192人参与2011年~2016年所有复查,基础队列规范化参与随访的依从性为20.29%。(4)2016年筛查出1115例高危人群当中,AFP阳性者15例,ALT升高者249例,最高值841U/L;AST升高20例,ALT与AST同时升高者165例;B超检查结果异常者281例。(5)2015年、2016年筛查出的高危人群的乙肝两对半结果以HBsAg(+)、HBeAb(+)、HBcAb(+)为主。2.2015年随访未检出新发肝癌患者;2016年检出1例确诊早期肝癌患者,该患者自2010年进入队列以来,每一次复查均有参加。截至2016年12月,队列共检出临床确诊肝癌患者10例,其中早期肝癌7例,晚期肝癌3例;7例出现异常肝脏B超检查结果。10例肝癌患者确诊当次的ALT、AST、TBIL水平较确诊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自2010年~2014年本研究已收集血液标本6021份,相关资料完整。2015年收集血细胞1163份,血浆1163份,血清1132份。2016年收集血细胞1093份,血浆1092份,血清1299份。血样整体质量良好,能够满足实验室检测要求。4.本研究制定并执行完整的标准化质量控制文件,确保现场工作有序进行。结论:1.对比初筛,队列人群年龄出现后移趋势,人口构成基本保持稳定。2.基础队列人群在2015年、2016年的复查依从性较好。3.目前队列发现肝癌确诊患者10例,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肝功能检测与肝脏B超检查对早期肝癌筛查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肝功能检测与肝脏B超对早期肝癌诊断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2016年随访发现1例新发早期肝癌患者,按要求参与规范化随访,证明高危人群定期随访在肝癌早诊早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通过对队列标本库的完善,充分利用本地医疗资源,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坚实基础。5.质量控制标准有助于队列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