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农民的分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科学地认识农民分化,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还是深化“社会分化理论”的需要。弄清楚农民分化的实质性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本国国情,有利于制定正确的农村政策,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在我国,农民的分化情况在东西部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横向对比,才能深入了解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全文分五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产业结构与农民分化的关系角度,比较新时期我国东西部农民的分化;二是从职业结构与农民分化的关系角度,比较新时期我国东西部农民的分化;三是从职业流动与地域流动的角度,比较新时期我国东西部农民的分化;四是探究新时期我国东西部农民分化的后果及未来趋势;五是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层面讨论“协调东西部农民分化”的政策抉择。本文的研究表明:第一,我国东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将来的发展是内部优化升级,对东部地区的农民分化有促进作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尚处于调整之中,产业内部的升级较缓慢,制约着西部地区农民的分化。第二,我国东西部地区农民职业分化的种类、速度、程度、途径都不同。东部地区农民职业种类丰富,分化速度快,程度高,基本上完成了水平分化,正向垂直分化发展;西部地区农民职业种类单一,分化速度慢、程度低,将来地区分化速度也不会太快,“异地非农化”趋势明显;东西部地区农民职业分化的共同点是兼业性普遍。第三,东西部农民职业流动和地域流动都很普遍,流动方向以由西向东流动为主。第四,从东西部农民分化的后果看:东西部农民分化都受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制约;农民的分化对东西部经济建设和工业化进程都起到促进作用,但东西部农民分化的差距,加剧了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和农村社会的边缘化;产生了异地城市化现象。我国东西部农民分化的未来趋势是:东部农民水平分化速度会下降,而垂直分化速度会加快;西部农民水平分化速度会加快,垂直分化速度短期内很难提升,西部劳动力大规模向东部流动的速度会减弱。因此,本文认为,国家应改革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制度;由区域非均衡政策转向均衡性政策;同时应加强西部基础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化,大力发展西部地区非农产业;东部地区应加强城市建设,扩充就业容量,积极接纳外来人口。最终的目标是,“协调东西部农民有机分化,缩小东西部差距,使东西部农民共同富裕”。